“長江禁漁”勢在必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長江實施為期十年“禁漁期”,堪稱歷史上僅有,長江沿岸居民大多數是擁護和支持的,但也出現不和諧的聲音,保護“母親河”,留住江豚的微笑,讓長江生態得以恢復,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有擔當,有自律,有敬畏之心。不應該存在僥倖心理,挺而走險非法捕撈,非法採沙,給長江洄游魚類留下一個“產床”,洄游通道,讓魚把卵產下來,孵化出來。

“長江禁漁”勢在必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一、春季是長江魚類洄游繁殖季,生長季,長江灘頭溼地、湖泊支流是長江野生魚類的“產床”

近期是長江“桃花汛”期,也是長江野生魚類洄游、產卵、孵化期,然而,下半夜,江面上仍然有非法採沙船作業,馬達聲吵得我徹夜難眠,無法入睡,此時非法採沙不僅破壞了野生魚類的“產床”,野生魚類無法產卵,而且威脅長江大堤安全度汛。長江岸邊“錨魚”現象十分嚴重,還有在長江灘頭溼地、壕溝水宕裡電魚、毒藥的,我們當地居民調侃地說:“連沒睜眼的小魚花都被電死、毒死漂浮水面”,這是“絕戶”行為,是將長江野生魚類“斬盡殺絕”的趨勢!去年12月份有人從長江“錨魚”獲利達萬元,錨到最大的是70斤的鱤魚,最小的也有10斤草魚,錨魚高峰岸邊最多上千人,用拋竿錨魚。釣魚是愛好,是放鬆心情,但非法牟利就是非法捕撈行為,不能與垂釣相提並論。“錨魚”者還認為長江魚類資源枯竭是漁民的責任,是電魚捕、毒魚的責任,為自己的非法行為辯解,開脫責任。最近,網上“竭澤而漁”的視頻非常“火”,長江沿岸也有抽“水坑”行為,不象趕海人“抓大放小”,而是大小統統收入漁筐。去年冬季農閒,我們當地有幾個農民用水泵將附近江邊幾個水坑抽了,每人分得幾百斤野生魚,還四處炫耀,絲毫沒有長江生態保護意識,也沒有法律意識。有些人認為,“長江禁漁”是政府的事,是漁政部門的事,是長江生態保護志願者的事,是漁民的事情,與我無關。據我調查,在安慶有兩個“錨魚”場地,一個在海口鎮保嬰村江邊,另一個存在望江漳湖鎮附近江邊。“錨魚”人很神秘,不輕易告訴我錨魚場地具體位置,怕我舉報。

春季長江刀魚、大閘蟹、鰻魚、鱖魚及“四大家魚”都在產卵繁殖,汛期,我們當地過去灘頭上有成群的“鯉魚打挺”交配繁殖,“長江禁魚”春季必須要加強行政執法力度,不留“死角”,不留情面,不漏一處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尤其是非法採沙,破壞的不僅是河床大堤,更是破壞魚類產卵地。“長江禁魚”必須列入“禁食”之名錄,沒有買賣,就沒有捕撈。保護“母親河”,人人有責,加強公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勢在必行。“長江禁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充滿生機的長江,充滿生命的長江,讓長江之水,象母親的乳汁一樣,養育我們的後代。

“長江禁漁”勢在必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二、長江鰣魚、白鱘、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了,大家一起努力留住“江豚的微笑”

我今年春節期間宅在家裡,收看了CCTⅤ“開講了”,是一位退休老專家講課,名字記不住了,但老專家的眼含淚花,表情疑重,語氣低沉,幾度哽咽的講述長江白鱘、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的故事,感動著現場年輕人,也感動著我,老專家雖然退休了,但仍然不死心,每年都會到長江有可能出現白鰭豚的水域尋找白鰭脈蹤跡,希望有一天奇蹟會出現,老專家從二十幾歲開始為拯救白鱀豚、江豚而努力,如今70多歲了,目睹了兩頭白鰭豚在自己手中死去,而遺憾,為沒有保護好白鰭豚而慚愧內疚。正因為在專家團隊堅持不懈和執著下,積累了豐富的江豚保護經驗,如今,江豚得到很好保護,人工圈養下江豚成功產下幼崽,人工圈養的保護區江豚在不斷增加,老專家最後微笑地、欣慰地告訴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江豚不會功能性滅絕”了。

我有幸見到過白鰭豚,而且近距離見過,是頭死亡的白鰭豚,擱淺在岸邊,被當地人撈上岸在同馬大堤上準備支起鍋灶,烹而食之。白鱀豚通體肉紅色(遠看乳白色),有長長的吻,尾巴象魚尾巴,有腹鰭、背鰭,重量100斤左右,是頭幼年白鱀豚,不知為什麼我們當地江豚、白鱀豚都不能在家裡廚房裡烹飪,就象“狗肉上不了灶臺”一樣。江豚、白鱀豚我都沒品嚐過,我們當地人也很少有人吃,記得小時候,有頭江豚被船舶螺旋槳擊傷擱淺,7、8個壯勞力拖上岸,江豚足有1000斤右邊,切開腹部,有一頭幼豚,現場慘不忍睹。但沒有人吃肉,只熬製“江豬油”,油渣扔掉,“江豬油”能治療燙傷,熬好後密封埋在屋內地下保存,現在仍然有人家還有儲存。

“長江禁漁”勢在必行,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


四十年來,我見過多次死亡的江豚,大多深埋江邊了,當地保護單位解剖江豚時,沒有一隻江豚腹內有食物,都是餓死的,其中個別江豚腹內有方便麵包裝袋、塑料垃圾。保護江豚,首先保護好江豚食物鏈,保護好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好長江魚類。每年長江生態靠增殖放流來保持平衡,可人工放流多少,就捕撈多少,是無法恢復長江生物多樣性的,只有長期禁捕才能恢復生態。長江刀魚建國初期還能年捕撈4000噸,可現在年捕撈量不足10噸了。長江大保護已經刻不容緩了,在長江沿岸,都看到豎立著“保護母親河,留住江豚的微笑”的標誌牌,橫幅、標語,非常醒目,但我們不能光喊喊口號,貼貼標語,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付諸行動,而不應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責任、義務推卸給別人,不要“竭澤而漁”,不要用“絕戶網”,不要“錨魚”,不要電魚、毒魚,不要非法捕魚,不要非法採沙,不要為滿足自己慾望而詭辯。努力留住江豚的微笑,保護好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