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武认为,故意采取绕远路的办法,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去而先到达两军必争的战略要地,这就是掌握了“以迂为直”的计谋。这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太死板,要学会变通,有时采取迂回的方法更容易成功。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有的时候如果正面出击不好解决问题,不妨采用迂回策略,也许会收到奇效。左师触龙成功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了这一策略。

赵太后刚刚主持国政,秦国就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说:“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我们才会出兵。”赵太后不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赵太后明确地告诫左右大臣们:“谁要是再提起叫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太后说完这一句话,很多大臣虽然心里着急,可是也不敢提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情了。左师触龙说自己想拜见太后,太后知道他会来劝说自己,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

触龙进宫后慢慢走上前去,走到太后跟前就向她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太后您了。虽然自己原谅自己,但仍然担心太后您的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见一下太后。”赵太后说:“我只能靠车子行动了。”触龙问:“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点粥维持。”触龙说:“老臣最近很不想吃东西,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服了。”太后说:“我可做不到这点啊。”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左师触龙说:“老臣我有个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出息。我已经年老体衰了,私下里很疼爱他。我希望他能充当一名王宫卫士,来保卫王宫,因此我冒死来向太后提出这一请求。”太后说:“好吧。他今年多大了?”触龙答道:“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子汉也懂得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妇人家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人家疼爱小儿子才特别厉害呢。”触龙说:“老臣私下里还认为您疼爱燕后要超过长安君呢。”太后说:“你错了,我疼爱燕后远不如疼爱长安君厉害。”触龙说:“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车下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掉泪,因为您想到她要离家远嫁。这就是爱她啊!燕后走了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祭礼时总是要替她祷告说:‘千万别叫她回来。’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世代为王吗?”太后说:“正是这样。”

左师触龙问:“从现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不只是赵国,就是其他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答道:“没有听说过。”触龙就说:“这些国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祸患延及子孙而亡。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俸禄丰厚但没有为国出力,只是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现在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您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长安君将依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命呢?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太后听了恍然大悟,说:“好吧,那就任凭您怎样安排他吧!”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于是,触龙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援救赵国。

在说服赵太后这件事情上,想必很多大臣都是痛陈利弊、言辞恳切,但是并不能打动赵太后分毫,反而使她更加震怒,在这种情况下,左师触龙心里清楚,如果自己不改变策略,不仅自己要碰一鼻子灰,赵太后的决定依旧不会改变。既然正面进攻不行,采用迂回策略也许有效。于是他闭口不谈长安君的事情,而是和赵太后拉起了家常,谈论起饮食、起居,然后谈及自己的小儿子,进而慢慢地向长安君的问题靠拢,最终让太后自己认识到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不仅可以挽救赵国,而且也为他以后在赵国安身立命积累了资本,这样一来,事情就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

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有时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人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