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隔離期過後最想抱抱大兒子

英雄譜|劉珊珊:隔離期過後最想抱抱大兒子

文章共1327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記者|杜心怡 劉巒

『英雄譜』專欄

依稀記得錦州的英雄兒女出征的樣子,馳援武漢堅守的樣子,他們積舍小家為大家,主動請纓、披甲斬棘的樣子。如今,新時代最可愛的英雄兒女,終於凱旋迴家了!回到家鄉懷抱裡的他們又是什麼樣子呢?歡迎關注《英雄譜》專欄,記錄他們的回家心路!

3月20日,我市首批馳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返鄉。劉珊珊是其中一員,她援助的是武漢協和江北醫院。劉珊珊是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呼吸內科主管護師,當得知武漢疫情爆發時,她第一時間自動請纓,奔赴前線。經過55天的戰鬥,她終於回家了。


英雄譜|劉珊珊:隔離期過後最想抱抱大兒子


畫面中的劉珊珊和家人像往常一樣視頻連線,一樣的鄉音,一樣的笑臉,不一樣的是劉珊珊這次是在家鄉的酒店,她已經到家了。


姐姐:“酒店怎麼樣啊?”


劉珊珊:“吃的老好了,都胖了。週五就回來了.......”


劉珊珊,女,出生於1987年11月1日,2010年6月畢業於大連醫科大學護理專業,2010年10月進入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參加工作,2010年10月-2013年3月於呼吸科工作,2013年3月至今工作於重症醫學科。2020年1月武漢疫情爆發,1月26日大年初二,劉珊珊背起行囊征戰武漢,援助武漢協和江北醫院。負責藥液配製,更換藥液,動靜脈採血,高流量機及呼吸機的使用,氧氣的更換,生命體徵的測量,入院宣教,出院指導,心理護理,患者的生活起居等等。


英雄譜|劉珊珊:隔離期過後最想抱抱大兒子


劉珊珊的姐姐張卓:“當時接到通知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了,所以,也來不及商量,討論,姍姍就是憑藉一種本能,一種職業操守,決定去了,事後我們家人才知道,大概是很晚的時候收拾完行李,姍姍給我發了一個長信息,她說,姐,我要去武漢了,家這邊你幫我照顧著,媽媽身體不好,李浩工作還忙,供電公司,同樣也沒有空閒時間,所以家這邊孩子這邊媽這邊你幫我照顧著,等我回來,當時我看了心裡還是挺難受的,因為知道新聞報道里面已經很危險,但是這是他的使命,也是責任,我們都非常的支持。”


劉珊珊的兒子還不到4歲,劉珊珊在武漢的這段期間,兒子全程由公婆照顧。婆婆去年右手粉碎性骨折,鋼板還沒拆除,她平時抱不動孩子只能揹著,公公也患有腦血栓,只能乾點簡單的家務。然而這些難題,都沒有成為劉珊珊不去武漢馳援的理由。用劉珊珊的話說,決不能因為自己的原因給這身護士服丟人,哪裡需要我我就在哪裡。


婆婆王躍男:“走了以後我就天天帶孩子,孩子特別想媽媽,天天晚上都哭,回來的第三天,我們坐公交車去賓館看媽媽了,她想孩子,就在賓館外面看一眼,我們在外面,媽媽在裡面,小孩也哭了,媽媽也哭了,孩子不回來,起床坐汽車就想去他媽那兒去,大家都盼著他回來,知道回來我們就安心了。”


劉珊珊告訴記者,她回家後最想幹的一件事就是,好好抱抱她的大兒子。她想念這個擁抱已經很久很久了。


劉珊珊作為馳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是英雄也是母親。在前線,她用自己的使命和勇氣抒寫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歸家後,她亦是那個平凡的人,希望回到家他們能享受平凡的幸福。




來源 |錦州手機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