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越高壽命越短,退休院長:防治高血脂3要吃2要忌,血脂自己降

頭暈是貧血所致、腿經常抽筋是因為缺鈣、經常耳鳴和重聽是耳朵出了問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認識,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全面甚至錯誤的認知!所有這些症狀很可能都指向同一個問題——血脂異常。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的高血脂?

1、高血壓。血壓過高,使血管上皮細胞長期受到高壓衝擊,發生變性、功能減退,從而讓血脂伺機進入血管壁。

2、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過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因子,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血脂。它能夠在血管壁內外自由往來,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積的血脂重新"搬"出來,"逆轉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積的過程"。而吸菸,缺乏運動等壞習慣都會使之減少。

血脂越高壽命越短,退休院長:防治高血脂3要吃2要忌,血脂自己降

3、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如果某人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內壁功能不好,同樣有可能導致高血脂。

4、糖尿病。糖尿病對血管壁上皮細胞的危害與冠心病相當,同樣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5、年齡。血管上皮細胞的功能也會隨年齡漸長而退化,人過中年以後,就要注意積極防治高血脂。

那麼,高血脂這種病對我們有什麼危害呢?

高血脂是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等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此外,高血脂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外周血管病、跛行、高尿酸血癥等。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高血脂症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高血脂的危害,積極的預防和治療。高血脂是引起人類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像常見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冠心病、腦梗塞以及周圍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這些心腦血管性疾病的發病率高,危害大,病情進展兇險,其死亡率約佔人類總死亡率的半數左右。

3要吃2要忌

高血脂是種名副其實的富貴病,多是由於患者吃了太多高脂肪的食物。因此,若要預防高血脂,那麼就應該從入手。

血脂越高壽命越短,退休院長:防治高血脂3要吃2要忌,血脂自己降

1.多食用魚類(尤其是海產魚類)、大豆及豆製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優質蛋白,而飽和脂肪酸、膽固醇較低的食物。

2.多食用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粗糧(粗糧食品)等,保證適量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攝入。尤應多食用含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維生素食品)B6等豐富的食品。

血脂越高壽命越短,退休院長:防治高血脂3要吃2要忌,血脂自己降

3.要補充含黃花草油酸的油脂化合物,可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促進"壞"膽固醇的代謝,降低甘油三酯的含量。防止膽固醇在動脈內壁沉積,並溶解已沉積在血管內壁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抗遊離自由基,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改善心肌功能,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強機體抵抗力。

要忌鹽、忌酒,鹽分攝入不超過6g/每日。過量攝入食鹽不但易引發高血脂,也容易引發高血壓。

除了飲食預防以外,生活方式要注意規律性,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運動食品)和文娛活動,不吸菸、不酗酒,並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