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在二胎家庭,父母每天都忙着做裁判,试图在两个孩子之间主持公道,力求公平对待每个孩子,结果是父母精疲力尽,孩子不领情也就罢了,还指责父母偏心。


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其实,很多父母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父母不是裁判,做不到绝对的公平。

父母经常会无意识地批评大宝袒护二宝

父母会觉得二宝太小还不懂事,批评了也是白费口舌,倒不如去教育大宝更有效果,再者从年龄上来说,二宝更小处于弱势,父母会不自觉地袒护二宝。

前天晚上邻居家上初中的大女儿离家出走,起初父母并没在意,结果到了晚上11点多孩子还没回家,父母这才慌了,赶紧打电话问亲戚朋友有没有见到孩子,结果大家都说没看到,急的差点报警。

后来邻居们自发帮忙去找孩子,最终在家附近的公园找到了孩子,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孩子哭哭啼啼地指控父母,

爸爸妈妈只爱弟弟不爱她她恨弟弟。

原来是姐姐在房间里上网课,弟弟非要去姐姐房间里,还故意捣乱抢手机影响姐姐上课,姐姐一生气就把弟弟抓起来一顿胖揍,妈妈批评姐姐不能打弟弟,孩子觉得心里委屈就离家出走了。


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犯的错,孩子一有矛盾父母就做裁判,一边试图在孩子间分出个是非对错,一边又会不自觉地责备大宝,让大宝产生父母爱弟弟妹妹不爱她的错觉。

父母不做裁判

1、 孩子争宠很正常

实际上,这种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宠心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同胞竞争障碍。在两个孩子的家庭很正常,每家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同胞竞争。

英子是二胎妈妈,大宝上5年级,二宝3岁,按理说她家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大,应该不存在争宠,但事实是两个孩子照样争。

妈妈给小宝买了儿童牛奶,结果大宝也抢着喝,英子只能买双份的儿童牛奶。妈妈晚上陪小宝睡觉大宝也要挤在一起,英子就把老公赶去了客房。

后来妈妈陪大宝上网课,小宝也要吵着要妈妈陪,英子才发现没办法,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因为小宝压根不要上课,他需要妈妈陪他玩。

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因此,我们只要做到相对的平等,让每个孩子得到她的年龄段,应该得到的爱和关心就够了,而不是试图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

二、孩子闹矛盾不必非要分对错

其实父母不要做裁判,孩子之间的矛盾,没有必要一定要分出个是非对错。

一天早上萱萱在卧室练字,本来在客厅玩积木的琛琛(1周2),丢下积木去卧室抢姐姐手里的笔,然后就被姐姐给打了,哭着来找我告状,弟弟前脚刚到,姐姐后脚也追了出来。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10次以上。

以前我常常会批评姐姐,教育姐姐要爱护弟弟,要让着弟弟,结果是琛琛越来越调皮,萱萱总是说我不爱她只爱弟弟。

你看父母一旦做了裁判,就会力求公平,想在孩子之间主持公道,孩子就从亲人变成了对手,一旦遇到矛盾,两个孩子就站在了对立面。

这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相亲相爱,而不是成为仇敌,就像房似锦和她三个姐姐一样,之间只有仇恨没有爱。

孩子争宠,争的不是公平,是父母的爱和关注

后来我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知道了其实孩子来找父母,是因为他们都特别委屈,姐姐觉得弟弟打扰了她,还弄坏了她的笔,一心想着怎么收拾弟弟,弟弟又因为姐姐打了他,还没抢到笔,一心想着怎么把笔抢过来。


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所以这时候你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不在乎谁对谁错,他们只觉得自己委屈,想要父母的安慰。

这时候比起说什么,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你只要给他们一个拥抱,安慰他们一下就好了,对他们的矛盾只字不提。

后来我发现很多问题他们会自己处理,比如萱萱为了好好练字,会另外准备一支笔和一个本子给弟弟,萱萱写字弟弟就在旁边乱花,等孩子确定了妈妈爱他们矛盾迎刃而解。

父母不要长期冷落一个孩子

我们常常因为小宝太小,花费大量时间照顾小的而忽略了大宝,让大宝觉得妈妈不爱她。

有一个网友说,她最近一直要陪大宝上网课,还要教大宝写作业,以至于小宝好几次让妈妈陪她玩都被拒绝了,因此,小宝很伤心,觉得妈妈不爱她。

二胎家庭:父母不做裁判,孩子不受伤害

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长期的冷落一个孩子,尽量关注每个孩子,给他们专属的亲子时间。

结束语:

孩子有矛盾找父母,无非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确认父母是否无条件爱自己。因此我们先要冷静,不要过度的情绪化,更不要怀里抱着一个去指责另一个,不要去做裁判,用爱去化解矛盾,让孩子相亲相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