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宝宝降生之后,都是父母又听话又可爱的小天使,小小的生命,父母视为珍宝。但是当孩子开始理解一些外界事物之后,就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各种调皮捣蛋不听话,后来慢慢的开始顶嘴、吵闹,越来越不好管教。

这是因为孩子在2岁左右这个时间,大脑开始发育,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想要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去尝试自己新奇的东西,不想什么都是父母决定,还会用所谓的各种“不良行为”去表达对父母的抗议。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时,性格也会开始慢慢形成,而且对于情绪控制能力也开始有所体现,俗话说:“三岁看大。”说的一点没错。3到6岁是,是塑造孩子性格和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黄金时期,当错过这个时间段,孩子长大了,再改就难了。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尤其这3个行为别惯着,长大以后很难改。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孩子这3个“行为”,千万不要惯

第一:撒谎

孩子在小时候撒谎的不在少数,父母也很是头疼。孩子撒谎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孩子的语言能力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词汇量不够,对于许多事情可能表达的不清楚,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了撒谎,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

2.父母多多少少会因为一些错误对孩子进行责备,这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惧怕父母的责备,想要逃避。所以很容易用谎言来躲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第二:达不到目的就威胁

孩子一哭闹,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想干什么就让干什么,这种情况父母会做的不在少数,爷爷辈的老人更为严重,就像见不到孩子一点哭闹不开心。其实,这就给了孩子“威胁”你的机会,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不健全,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能用哭闹来表达诉求,当孩子发现这种方式总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就会遇事就哭闹,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第三:乱发脾气摔东西

1.孩子在成长发育的时候,手部发育的最快,最为灵活,这时候就会逐渐出现打人,破坏东西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父母在这时不及时引导,当后面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就很有可能通过乱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2.父母不要总是觉得孩子还小,这些行为都情有可原,不忍心教育。但各位父母要知道,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一味的娇惯,著名的教育专家李玫瑾就曾说过:“孩子该打就要打”。再大一些,想管教也为时已晚。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对于孩子的这些无理取闹,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孩子在小的时候还分不清好坏,因为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就会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及时引导,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个事情不能这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培养孩子一些好的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是极好的。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李玫瑾:孩子该打就要打!特别这3个行为别惯着,将来想改就迟了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下方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