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4月2日,瑞幸咖啡自爆業績造假,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暴跌了76%。而此時,距離瑞幸登陸美國股市還不到一年時間。


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按照瑞幸的說法,自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公司的首席運營官(COO)劉劍,以及向他彙報的幾名員工,從事了某些不當行為,與虛假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人民幣22億元。按照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報告,公司在二季度和三季度的收入為24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這兩個季度有92%的收入和虛假交易有關。公司股價暴跌近8成自然也就毫不奇怪了。

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數據來源:瑞幸財報(單位:千元人民幣)

瑞幸之所以自曝家醜,主要原因還是業績造假已經瞞不住了。今年2月1日,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當時就發佈了一份來自第三方的匿名報告,提供了公司業績造假的證據,以及分析了瑞幸商業模式的內在缺陷,尤其是關於公司業績造假,這份報告提供了5個“鐵證”,指出公司在2019年3季度的銷量至少誇大了69%,四季度至少誇大了88%等等。

渾水發出報告之後,瑞幸的股價當時大跌11%,但是瑞幸很快否認了所有指控,公司股價一度反彈了16%。但時隔2月之後,紙終於還是包不住火,瑞幸最終還是承認了業績造假。

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美國證交會公告截圖

渾水公司創辦於2010年,創始之初的目的是揭露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造假行為,進而通過做空這些公司股價獲利。

公司創始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2005年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中國,公司名稱“渾水”來自中文“渾水摸魚”之意。

必須承認的是,以渾水為代表的這些國際做空機構,的確擁有極高的調研水平,這次關於瑞幸的報告,一共有92名全職和1418名兼職人員在現場監控,記錄了981個店鋪的客流量。

調查人員統計了每家店的客流量,記錄了從開門到關門的視頻,平均每天11.5小時,最終得出了瑞幸造假的結論。也正是在這樣紮實的調查之下,瑞幸基本上沒有任何否認和反擊的空間,最終只能承認造假。

渾水公司上一次出手是針對輝山乳業。這家東北最大的奶製品企業2013年在香港上市,董事長楊凱一度是遼寧首富。

當時輝山乳業引發質疑的是其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率。輝山乳業的解釋是,在奶牛養殖業,飼料成本佔據很大的比重,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商業苜蓿草種植基地,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所以養殖成本大大低於同行。

結果,渾水的調查人員訪問了公司多個牧場和生產基地,還通過無人機對輝山基地進行拍攝。最終得出結論,輝山從海外和國內的第三方大量採購苜蓿,根本就不是宣稱的自給自足。而且,渾水還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的增值稅數據,推斷輝山乳業存在大量欺詐性收入。

輝山乳業在斷然否認之後,股價暴跌,公司最終經歷了股票退市、破產重組,去年年底被光明乳業接盤。

那麼這一次,瑞幸咖啡的命運會何去何從呢?

在自爆財務造假之後,瑞幸要面臨的第一關是投資者賠償和美國方面的處罰。自從2001年安然公司造假醜聞之後,美國的證券法對上市公司造假行為予以重罰,瑞幸咖啡自爆造假,肯定難逃此劫,懸念在於會被處罰到怎樣的程度。

目前已經有多家美國律所對瑞幸涉嫌證券欺詐提起集體訴訟,由於公司業績造假帶來投資者損失,瑞幸可能會面臨鉅額賠償。

其次,美國證監會也將對瑞倖進行處罰,嚴重的話可能會在美國退市。另外,公司高管可能會面臨刑事責任,從瑞幸的公告來看,目前對造假行為“背鍋”的主要是COO劉劍和相關人員,隨著將來調查深入,公司是否有更高級別的管理人員牽涉其中,現在也是不得而知。

即使能夠度過美國方面的處罰這一關,對瑞幸咖啡而言,更大的考驗在於,公司賴以起家的經營模式,以後是否還能維持,這才是決定瑞幸未來生死的關鍵。

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短短兩年時間,瑞幸從無到有,咖啡門店達到4500多家,超過星巴克,主要靠的就是中國互聯網企業最熱門的燒錢補貼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的創始團隊也是當年神州租車的操盤者,從租車行業跨界到咖啡,對於這些創業者來說,核心是資本運作,咖啡只是載體,在資本運作之上,承載的可以是租車、咖啡或者任何一個行業。資本運作最需要的就是對投資人講一個關於成長的好故事,對於創業經歷豐富的瑞幸團隊,這並非難事。

對於國內的消費者而言,如果說星巴克的吸引力主要是靠品牌,瑞幸主要就是靠價格。既要維持低價,又要高速擴張,瑞幸只能靠持續不斷的燒錢。

當市場對於瑞幸的燒錢模式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質疑,尤其是上市之後,投資者需要看到的不僅是瑞幸的擴張速度,更需要看到盈利能力的改善,而不只是無休止的燒錢和虧損。

也正是在這種壓力之下,瑞幸在去年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回應和安慰投資者的財報,在暫時無法實現全面盈利的背景下,公司宣佈在三季度實現了門店層面的盈利,具體而言,公司第三季度虧損了5.3億元,但是門店層面盈利(扣除營銷費用)了1.9億元。

但最終事實證明,瑞幸咖啡所謂的盈利改善,其實只是財務造假。

這反過來也說明,瑞幸對於自己的經營模式並沒有真正的信心。

在違法成本極高的美國股市,瑞幸寧願選擇鋌而走險,通過財務造假而不是通過自身的經營來獲得投資者認可,本身也是對自己經營模式的否定,說明自己也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當年安然公司造假曝光之後,最終遭遇重罰,公司退市破產,相關高管入獄,這一次瑞幸即使能夠僥倖脫身,將來何去何從也並不樂觀,沒有了外部資本的支持,瑞幸的燒錢模式就難以持續。如果將來瑞幸咖啡大幅漲價,作為消費者的你,還會繼續光臨嗎?

業績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還能活下去嗎?

瑞幸股價暴跌之後,國內很多人甚至在“歡呼”瑞幸咖啡割了美國人的韭菜,用美國投資者的錢補貼了國內消費者,但考慮到即將到來的鉅額賠償和罰款,甚至潛在的牢獄之災,在美國割韭菜其實並不容易。

而且,瑞幸咖啡造假,對於很多計劃未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將形成巨大沖擊,中國公司赴美上市將進入一個低潮期,這種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很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