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中国的天空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米格系仿制品在守卫,科研人员在工业基础、科研实力全方面落后于世界的情况下,还是尽其所能推出加强版的仿制品。比如:源自歼-6的强-5强击机、歼-7双发放大版的歼-8歼击机,特殊时代的无奈产物总是伴随着入役就落伍。直到1998年,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制的三代机歼-10成功首飞,鸭翼布局、机腹进气、灵巧的外形,让看惯机头进气的军迷们激动不已。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歼-10战斗机

歼-10战斗机完全摆脱了苏制战机的固有风格,在成飞歼-9系列机型预研基础上脱颖而出,造型上最大的特色就是鸭翼和机腹进气道。特别是进气道随着歼-10的不断发展改型,又有了多种变化,本文就列举歼-10三款进气道的演化史。

大家都知道进气道对于现代战斗机的作用相当重要,发动机所需的气流通过进气道实现减速增压等,形形色色的战斗机无外乎机腹进气、两侧进气或者机头进气等。但是细分下来又可以有多种版本,歼-10发展早期采用的是皮托管式进气道,和美国F-16以及常被用来充当歼-10原型的“狮”式一样。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托管式进气道(椭圆口设计)

皮托管式进气道(不可调式进气道)优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轻,F-16以及“狮”式诞生的年代都强调亚音速条件下的近距格斗,虽然这种进气道在超音速条件下使用效率低不过都得到采用。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以色列“狮”式战斗机

显然歼-10战斗机早期研制方向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毕竟当时中西方关系还是比较良好,不过良好超音速性能的要求使这种进气道最终被抛弃。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中国代表团考察

跳过研制环节歼-10首飞之后的型号有了新变化,皮托管式进气道已经改为二维可调斜板进气道,这种进气道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内部调节,实现不同飞行速度下都有良好的进气效率。缺点是整体结构比较复杂、重量也偏大,以前老版的歼-10进气道上方有几根加强筋,就是为了解决强度等问题,也让歼-10有了“棍子”的外号。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歼-10可调进气道

其实这种进气道并不是多先进,可调进气道在米格-29、苏-27、F-15等机型上都有应用,三代机发展到8-90年代以后更加强调的是远程超视距作战。以往亚音速下的高机动性回归高速远程接敌,因为这也是歼-10改二维可调斜板进气道的主要原因之一,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歼-10S进气道

不过到了歼-10B/C型号出现时,大家惊讶的发现歼-10居然也有了相当科幻的DSI进气道,看起来光滑简洁颜值立刻大增。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歼-10C战斗机DSI进气道

DSI进气道和常规进气道相比,舍弃了复杂的进气道内激波调整板以及放气机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重量也更轻。同时,减小了迎风面阻力还提高了飞机隐形特性,整体看来减重、减阻、提升隐形特性。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歼-10C战斗机DSI进气道

长期深耕前沿航空技术的成飞,在多年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将DSI进气道造成白菜价,这种进气道可以适应多种速度范围,小小改动就可以有效减重并提升性能何乐而不为。就目前而言也就中美两国有同类设计,中国歼-10B/C、枭龙战斗机、歼-20战斗机,以及谁也没想到的终极米格FTC-2000G“神鹰”战斗机。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FTC-2000G“神鹰”战斗机

而美国则在F-35战斗机上成为标配,不过也曾在F-16基础上进行了安装测试,仅限于测试并没有全体更换。

从学习F-16、狮式起步,成飞为歼-10换装了三种进气道

F-16战斗机DSI进气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