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邹容,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宣传家。1902年自费日本留学,1903年后回国。至上海后,出版《革命军》,亟言排满反清,建立独立自由的“中华共和国”。苏报案发后,邹容与章炳麟一同被清政府要求上海公共租界当局通缉。1905年4月3日病死于狱中,年仅20岁。


邹容(1885年-1905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出生在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

应巴县童子试,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从此厌恶科举八股。

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

后逐渐向往维新变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费生,因思想倾向维新,临行时被取消资格,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始撰《革命军》初稿。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返回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结为莫逆之交。

这时,恰逢拒俄运动发生。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

5月,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

正当《革命军》问世之际,《苏报》因章士钊接充主笔,于五月初六日(6月1日)宣布"大改良",言论更趋向激进,"排满"、"仇满"的文词,连篇迭出。

初六日刊登《康有为》一文,痛斥康有为力倡保皇、抵拒革命的言行。

十四日(9日),刊登《读〈革命军〉》,将该书誉为"诚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又在"新书介绍"栏评论说,《革命军》"其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笔极犀利,文极沉痛。若能以此书普及四万万人之脑海,中国当兴也勃焉"。

闰五月初五日(6月29日)以《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为题摘登章太炎《驳康有为书》,指斥"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对康有为的保皇谬论痛加批驳。

《苏报》迅即成为举国瞩目,独步一时的革命报刊。

闰五月初五日、初六日,《苏报》馆帐房程吉甫和章太炎以及陈范的儿子陈仲彝、办事员钱宝仁等被捕。

初七日(7月1日),邹容自投捕房,以与章太炎共患难。

蔡元培事前离沪赴青岛,陈范、黄宗仰、吴稚晖等避匿,旋出国远走。

随后,领事团徇上海道的请求,于十三日将《苏报》封闭。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邹容自入狱起,即抱定为革命牺牲的决心。

他同章太炎在狱中赋诗明志,互相砥砺。

闰五月二十八日,章吟《狱中赠邹容》一首:"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宜掺手,乾坤只两头。"

邹容即赋《狱中答西狩》相唱和:"我兄章枚叔,忧国心如焚。并世无知己,吾生苦不文。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

不幸的是,邹容距出狱只有两个多月,即被折磨致病,于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1905年4月3日)在狱中逝世,年仅20岁。

噩耗传出,中国教育会立即为他开追悼会。

遗骸由革命志士刘三(季平)冒险运出,安葬于上海华泾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被追赠为大将军。

1912年3月29日,经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示:邹容"照陆军大将军阵亡例赐恤"。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史之今日:1905年4月3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病逝于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