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向教育的心灵深处迈进

昨天官方

劳动教育:向教育的心灵深处迈进

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振奋人心,意义重大而深远!

意见全文对劳动教育的意义、总目标、管理、教学方式、经费和基地建设、安全等方面全方位的提出了非常详细的工作安排。作为从事研学教育的一名从业者,认真研读意见全文几遍之后,非常激动,非常开心。

我国的教育发展,四十年来取得成绩在全世界来讲也是硕果累累,光彩照人。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和在基础设施、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做了非常扎实的工作,为我国的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今日之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多的各方面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库。最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高质量人才团队的水平。

从我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就是一个教育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从陕西渭北小城市农村走出来,到北京上大学,在北京这个城市立足,成家立业,开辟一番事业,就是因为教育改变了命运。当前中国的家长们在孩子教育方面,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想办法让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各种辅导班、补习班也从出不穷。孩子们的学习也日趋国际化。更多的学子走出国门,去海外留学,每年参加各种全球化的竞赛和营地活动,教育主管部门也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国内外的最新和先进教育理念、技术和教学活动管理方式,适时的开国内推进和开展各种新的教学教育内容与活动。比如在2016年年底推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导性文件,为研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

从今天的全球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以及教学理念等几个核心指标来看,高中以下的基础教育质量,我国与全球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已经相差无几。甚至于还领先。当然我国目前的需要提升的地方就是发展平衡的问题。这次推出的有关劳动教育的意见,将推动中国的教育向心灵深处迈进!中央和国家领导决策层非常睿智和有远见!之所以这么讲,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 知行合一的践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的最朴素要求。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和文化基因,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传承告诉我们,即要认真学习知识与理论,更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践行,知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促进和完善理论和知识,直到这种学习活动转变成个体的认知和行动能力。我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就是”的工作作风,都是告诉大家,实践出真知。知道了,不会做,不能做,不想做,那还是不知道。做了不知道为什么,怎么来的,同样不是真知。

最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割裂了人与土地和大自然的天然链接。也割裂了市民和农民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教育在飞速发展,但不均衡很严重,家长们都特别注重孩子的知识文化、学习成绩、逻辑思维的培训和养成,但是对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动手能力、人文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教育和培养都丢失了。甚至还鄙夷劳动,看不起普通的、具体的体力劳动者。所以文件中的总目标里,浓墨重彩的明确指出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非常务实,非常精彩。这也回答了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知行合一,学习与实践并重,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2. 未来人才的底层架构

这份意见也告诉了我们未来国家培养人才的底层架构。那就是必须用双手亲自去触摸,去感知,去动手。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在集体劳动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协作集体劳动创造出的业绩和成果,给孩子们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这种劳动可以是为家庭,为自己,为社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把劳动作为基本的公民素养,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大家分工不同,而不是阶级不同。时刻树立起自立、自强、自我发展的意识,逐步改变那些娇宠下一代的观念,不劳而获的思想,依赖思想。这种意识和认知,从小就需要扎根,从小就需要培养。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国民就像服兵役一样必须有相当长一个阶段的全方位的锻炼。劳动是锻炼、是创造,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必经环节。现阶段,我国的各级干部,从最初进入工作岗位开始就先要到乡村、社区开展工作,要获得职务提升,这些环节必不可少,他们深入乡村、社区、工场、田间,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产,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答案坐在办公室、在书本里,在教室里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

3. 劳动升华心灵

这次新冠疫情,奋战在救护一线的医生、各级政府组织及社区工作者,通过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奋力拼搏、勇于担当的精神守护着国人的健康,而且很多90后的年轻一代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就是最美劳动观的价值升华,也是自己人生最值得记忆和被赞扬的时刻,这一刻,个人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最朴素的劳动,但这是最崇高的心灵!

城市化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孩子们远离了土地和大自然,没有机会去挥洒汗水,辛勤劳作,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而且,随着国民越来越富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世界却黯然失色。很多孩子非常聪明,但是身体孱弱,精神萎靡,更有好多孩子得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和心理问题。接受劳动,热爱劳动,接受阳光风雨、冰雪严寒的洗礼,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就会萌生渴望成长的种子,心灵也会得到升华!

4. 新时代“田野教育'新实践

这次提出的劳动教育的文件,加上之前的研学教育要求,组合起来,我定义为“新时代田野教育”实践活动。国家领导人能够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进,向着幸福安定的生活扎实前进。这与他少年时代在延安的七年艰苦岁月中的磨练和成长分不开。对于问题和事情的认知,小则可以到乡民土地人情,大则可以苍生国运法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非常务实,又非常接地气,同时又符合一般社会发展规律。何等智慧!

和上次的研学教育一样,国家专门从制度层面做出了规划,让大中小学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安排专门的学习时间,到田间地头、到车间工场、到山林草地,到沙漠河湖周边去实地调查、实地劳动、实地体验、实地感受,让成长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让成长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让稚嫩的双手握住劳动群众粗糙干裂的双手,感受劳动的艰辛,集体劳动的火热场面,建立健康的劳动观念,与群众和乡民建立朴素的情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得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说到这里,想起了有一次在清华大学的体育场运动,看到体育场的围栏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不正好暗合教育的精髓吗?

劳动教育,向着教育的心灵深处迈进,这一次,我国的教育事业将在未来三十年内,全面超越,培养起一代又一代有担当,能吃苦,热爱劳动,甘于奉献、立足实际、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