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好多父母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偏要強迫做大人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宮崎駿

韓劇《請回答1988》裡有一集講到叫珍珠的小孩子,一天被鄰居姐姐告知,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聖誕老人。

於是原本每年都期待聖誕節到來的珍珠,因為知道了這個事實,感到非常失望,再也沒有了期待。

這個衚衕裡的大人們知道了之後,特意聚集起來召開社區大會,討論如何讓珍珠重新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聖誕老人的。

在大人的詢問下,小珍珠說希望在聖誕節看到雪人。大人們告訴她聖誕老人一定會給她送來的。

但是那個聖誕節居然沒有下雪。大人們又絞盡腦汁想辦法,用冰櫃裡的冰塊做了個冰雕的雪人,讓小珍珠重新找回了快樂。

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很多人認為這個社會是醜陋的黑暗的,現實是殘酷的,既然孩子總有一天要進入社會,那麼就應該給孩子現實主義教育,讓孩子儘早去適應這個社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也有各自不同的遭遇。遭遇很多不幸的人自然認為這個世界是殘酷的,遇到很多幸運的人也會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所以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其實本身沒有一個定論。一切都只不過是個人體驗而已。

那麼認為世界殘酷的人,你把這樣一個消極的思想人為的灌輸給孩子,這真的好嗎?

一個人如果內心開始絕望了,那麼這個世界是美也好,醜也好,對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那麼,對於孩子過於要求化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呢?

一、扼殺孩子童真

有家長擔心,兒童行為過於成人化會性早熟,容易失去童真。孩子過早看愛情片、唱情歌,不但不理解內涵,更容易誤解內涵或導致早熟。父母放縱的行為是對孩子錯誤行為的無意識強化。這種助長一旦延續到孩子長大,極有可能過早萌生性意識和潛在性行為,對於大多數性教育封閉的中國家庭來說並非是好事。

二、思想格式化,按部就班

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快樂純真的,然而父母過於嚴厲的要求,讓本該天真爛漫的孩子戴上了無形的枷鎖。被家長"催熟"的孩子們,待人接物非常成人化,完全失去了應有的那份童真。

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視這個問題,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和體諒呢?

1、 不要過分壓抑孩子對物質的要求

現如今的社會不比從前,大部分的家庭都能夠達到小康水平,吃吃喝喝不成問題,偶爾的小獎勵也不在話下。在這個和平年代,家長就不要搬出已經過時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什麼苦都要去吃。比如孩子喜歡一雙漂亮的鞋子,家長卻以簡樸是美德為理由,告訴孩子沒有必要穿那樣的鞋子。吃苦耐勞是美德這沒有錯,可是過分的苛求就會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影響,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很自卑。

2、 不拿孩子做比較

我從來不拿我的孩子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在我眼裡我的孩子就是獨一無二的,即便她淘氣,經常被老師說太淘,但我的要求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就是放鬆,我不需要她多棒,我只要她開心快樂。

我給孩子自由,但不代表放任,是非對錯,做事原則還是要有的,學習時認真學習,玩時盡情玩耍,我覺得這種散養的分式也不錯,相比那是規規矩矩的孩子,我的孩子多了份屬於孩子的活潑天性。

3、 家長榜樣作用依然重要

郭沈昌認為:"家庭教育是首位,視頻早教取代不了家長對孩子的榜樣作用。"幼兒在成長髮育過程中人與人的交流必不可少,否則表達能力得不到鍛鍊,易導致語言發育遲緩。郭沈昌建議,別把小孩教育寄託在電視、電子產品上。"帶孩子走出虛擬世界,愛上真實的大自然。"

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童年應該是這個樣子,應該是純真、天真,自由、孩子愉快地玩耍、學習,孩子做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被裝扮成大人,當成成人,承擔他們這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東西。

人的一生,屬於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非常短暫。我們做父母的,就要:尊重孩子的意願,支持他們的真善美行為,將成人世界所謂的價值觀阻擋在他們純淨的心靈之外,還孩子一個七彩童年。讓孩子在童年的夢想王國裡暢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於孩子的內心與人格培養很有幫助。

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同時,也有助於孩子智商的提高和情商的發展。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好多家長的錯誤在於,不讓孩子做孩子,非要強迫做大人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基礎。

我最近給孩子讀的這套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專注力訓練兒童益智開發遊戲書》孩子聽後變化很大,現在分享給大家。該套《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共6冊,是由多名育兒專家共同編制而成,從多個維度對孩子進行引導,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