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題記:這個小板塊將每次教大家認識一個漢字的起源。作為一個家長,到底如何有效地指導孩子學習漢字,在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下快樂而高效地學習,是一個難題。作為一名老師,教會二語學生如何識記與書寫漢字,更是難上加難。很多老師喜歡讓學生按照字的形狀,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可更多的時候,學生只是在漢字的字形基礎上畫畫,並沒有從漢字的內涵以及文化層面進行理解。而這個小板塊將用中英雙語給大家展示漢字的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漢字是“包”

01

漢字雙語小故事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This is a symbol representing the concept of a baby. It originated from Oracle Bone Script, the oldest form of writing in China. The symbol holds the meaning of a baby, as its shape is similar to a baby with it’s arms and legs wrapped up in a blanket. 看到這個“巳”字像不像一個小寶寶? 爸爸媽媽為了給嬰兒營造出一個還在媽媽肚裡的環境,就用毯子把寶寶的手腳包起來,希望寶寶能夠更好地入睡。這個就是我們最古老的甲骨文啦。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小寶寶的意思。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In the symbol above, you can see the symbol for baby from before. The symbol above represents the concept of wrapping around something. The image holds a similar shape to a parent wrapping themselves around the baby to hold them. 你能在這張圖裡找到上面的“巳”字嗎?這個字像不像母親彎下腰,用身體包著一個剛才那個小寶寶。寶寶小時候會坐在爸爸或媽媽胸前的寶寶抱袋裡,是不是就是爸爸媽媽把小寶寶“包”起來呢?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這是“包”的小篆字體。另一種解釋是,“巳”代表的是還在媽媽肚子裡的小嬰兒的意思。外面的部件“勹”是包裹小寶寶的東西,包這個字的造字本義是胎衣。這個字看起來像不像媽媽的肚皮裡包著一個小寶寶?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02

漢字遊戲

  • 活動一:樂高識字。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樂高拼出我們要學的“包”字,幫助孩子識記字形。我們可以讓孩子根據字的形狀拼出“包”字。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 活動二:字源識字。通過演示漢字的演變,以及孩子對於原始字形以及字源故事的瞭解,讓孩子自己探究漢字的發展過程。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 活動三:貼畫識字。在有意義的語境中,幫助孩子識記漢字,將字形和意思充分結合起來。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 活動四: 把紙、布把東西裹起來,就是包的意思。我們最常見的一個詞就是包餃子。和孩子一起包餃子,在製作食物的過程中,學習中文吧。


講給孩子聽的漢字雙語小故事——包


03

兒歌取材


根據傳統的兒歌和遊戲,並針對孩子學習能力,綜合不同識字法,設計合適的教學策略。


和孩子一起唱起那首我們最熟悉的兒歌吧: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


讓孩子一邊歌唱一遍閱讀,結合字的形、音、義,真正掌握漢字。

和我們一起分享和孩子學習“包”字的故事吧。歡迎在下方留言。


References:

謝錫金 (2017),幼兒綜合高效識字法,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廖文豪 (2012),漢字樹:活在字裡的中國人,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http://www.guoxuedashi.com/

https://www.fumira.j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