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文 / 洋松果職場說(個人第82篇文章)

閱 / 總計2100字(閱讀4分鐘)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老同事在微信上問我最近身邊有沒有好的工作機會,幫他推薦一下,今年公司形勢不好,工資都快發不下來了。

忍不住扶了扶額頭,這樣的問題從前年我剛離開公司的時候就開始問我,一年多過去了,前公司從正常運營,到走下坡路,到目前揭不開鍋的狀態,老同事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問我一下。

最開始的時候,因為他工作能力還不錯,在公司也呆了五六年了,出來看看新機會是一個不錯的節點,就幫他仔細分析了擇業的方向,以及目前市面上比較合適的公司和崗位。

結果過了2周就沒消息了,再問的時候說再考慮考慮,還沒看到合適的機會。

這樣過了2年的時間,喪失掉最初有競爭力的職業能力和發展空間,變成了我們從每家公司都能看到的職場“留守老人”的狀態。這個詞不是貶義,只是在描述一種職場狀態。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一、職場“留守老人”,是離不開的痛,還是舍不下的舒適區?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觀察公司裡的“”留守老人“,大部分是能力還不錯的人,進入一家公司很快站穩了腳跟,如果所在的企業沒有大的人事變動,哪怕一直沒有晉升空間,也不會輕易離開。沒有離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下面3種:

1、平衡工作和生活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畢竟每個人對於工作的價值觀是有很大差異的。

有的人是工作狂恨不得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獲得更多的價值感和價值回報。不過更多的人在職場達到一定的崗位級別和收入水平之後,會選擇暫緩腳步,去平衡一下工作和家庭。

職場想更進一步需要加倍投入精力和時間,在短時間內的投入回報並不高,而且勢必會影響到對家庭和生活的投入。減少了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時間、娛樂的時間、陪伴朋友的時間,這筆賬劃不划算,大家都有不同的一杆秤和判斷標準。

2、熟悉的舒適區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在一家公司呆久了,會很熟悉公司的業務流程和人事關係,成為了公司“社會群體”的一員。這裡有熟悉的工作夥伴、不需要重頭開始瞭解的業務模式、已經習慣的工作節奏,相比跳槽,是一種更加心理舒適的工作狀態。

哪怕在公司裡乾的不開心,有一些矛盾和衝突,壓力突然增加。但如果還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就不會輕易離開。

另外,換一家公司,需要重新面對陌生的就業環境和職場選擇、也需要放棄現在的工作環境、人際關係以及為此養成的生活習慣。對未知的天然的抗拒心理,和對風險的恐懼,會阻礙“職場老人”離開的腳步。

或許,留下是最好的選擇。

3、走不出去“溫水青蛙”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習慣了在一家企業的業務環境中工作,如果自己的能力模型只適用於所在企業,重複性工作佔比大,積累越來越少,離開也不是說走就走的決定。

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還能不能得到其他企業的認可?換一家企業,有沒有更多的升職加薪空間?自己在新的環境需要做出哪些新的調整?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對一些“職場老人”來說,不是不想離開,而是不容易離開。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二、關鍵時刻逼自己一把,是破局的關鍵

和一個朋友聊天時,說今年公司的重點項目又因為疫情被延期了,他自從來這家公司就開始參與這個項目,每年都因為不同的原因被叫停、取消或延期,今年看起來又沒有希望了。朋友自嘲:這幾年沒有太多積累,想離開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每個月有幾天都會很焦慮,做完心理建設,過了這幾天就能撐到下個月。

對於想要離開又不得行的“職場老人”,與其在顧慮和擔憂中徘徊,不如趁早給自己立下目標,早點做打算:

1、在關鍵時刻逼自己一把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在工作中不斷突破瓶頸,進步最快的是經常逼自己一把的人。一件事做到70分能交差,一定要求自己做到85分。一個工作可以明天交付,如果時間允許一定要今天處理好。這種人在工作中短期看不到明顯的變化,一兩年之後,通過複利的作用,會發生很明顯的提升。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做到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堅持做下去更是難上加難。

想要破局的“職場老人”,很多時候破局的關鍵就是逼自己一把,把自己放到一個沒有退路的境地:開始整理簡歷去參加面試、和公司提離職有一個月交接期、要求自己3個月之內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公司內部調崗等等。逼到絕境,才更能激發自己的潛力。

2、把“藉口”扔掉,從現在開始行動

除了逼自己一把,職場老人需要放下經常掛在嘴邊的藉口。

最近行情不太好,沒有合適的機會。還可以給公司一個機會,哪怕被裁也能拿到補償。現在的狀況也還好,起碼比較穩定,再等等看看。……

藉口並不是真實的原因,只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臺階,讓自己迴歸到溫水中的臺階。如果真的在某一些時間想離開,又拿不準離開的時機,那就先放下藉口,從行動開始。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 瞭解行業的趨勢,以及市場上同類崗位需要的技能和待遇。

· 整理近幾年的工作經驗,不斷打磨提煉,做一個總結。

· 確定目前自己缺失的能力,通過公司的其他機會或者自學的形式,不斷補齊短板,增加競爭力。

· 篩選和鎖定幾個目標企業,從外部渠道搜索信息,等待面試機會。

有幾個“職場老人”朋友拒絕藉口之後,一旦開始行動起來快速高效,很快鎖定了目標企業崗位並進入了多輪面試環節。

你看,不把自己逼到絕境也可以行動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人缺少的是行動的勇氣。藉口可以幫助我們一時減輕焦慮,但無法幫我們對抗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當有一天風險不在控制範圍之內,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絕境中。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在還有能力和時間去努力的時候,逼自己一把,拒絕藉口,問問自己真實的想法以及真正的目標。投入工作也好、更多去關注家庭也好,自己想清楚了,然後努力行動。

職場“留守老人”,不是不懂放手,而是滿嘴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