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貧困戶的收入一欄除了低保等政策性外,其它全部為零?

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有許多硬指標, 除“兩不愁、三保障”外,很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收入。

也就是說,貧困戶的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必須超過省級脫貧標準。

通過幾年的攻堅,已經有八千多萬貧困戶順利脫貧,收入也都超過了省級脫貧標準。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剩下未脫貧的都是些硬骨頭。這些未脫貧的硬骨頭在“兩不愁、三保障”方面基本都已經達標,但在收入這一塊卻難以達到標準。更有些貧困戶紀實本的收入一欄除了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外,其它收入微乎其微,有些甚至直接為零。

為什麼許多貧困戶的收入一欄除了低保等政策性外,其它全部為零?


為什麼會出現零收入的現象呢?難道是這些貧困戶的所有家庭成員都因病因殘全部失去了勞動能力?

一、貧困戶家庭成員確實全部失去了勞動能力

剛才已經說了,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能脫的這幾年已經陸續脫貧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這些硬骨頭主要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少”,一個是“老和殘”。

“少”指的是家庭成員少,基本都是一人戶兩人戶,三人戶也有但不多。

這些貧困戶家庭有一個共性就是,子(或者女)都是未成家殘疾人。或先天殘疾或因病殘疾。

這些貧困家庭子女是殘疾人,老人也基本沒有勞動能力,除了低保兜底別無他法。

二、懶漢

這部分貧困戶家庭,身體各方面沒什麼太大毛病,也談不上智力殘疾,就一個字“懶”。只要有吃的,成傢什麼的也不去想,當然,想也沒用,沒人會跟這樣的人過日子。偶爾有不慎嫁過來的,也根本守不住,過不了幾天就跑了。也就更有一口吃一口自暴自棄了。

三、故意隱瞞家庭收入

這部分貧困戶家庭,家裡基本都有重病患者需要照顧,或者有多子女上學。

這些家庭經濟上雖然很困難,但其他家庭成員並非沒有勞動能力,也有一定的時間可以外出務工,或者在家務農。收入有,但在扶貧幹部計算收入的時候根本不配合,也拒絕簽字確認。

原因很簡單,目的很明確,只要沒有務工和其它收入,就只能民政兜底。

為什麼許多貧困戶的收入一欄除了低保等政策性外,其它全部為零?


對於那些家庭確實沒有勞動能力,需要民政兜底的貧困戶家庭,經過核實低保評議應該享受兜底的政策,而那些懶漢和故意隱瞞家庭收入的貧困戶家庭,一定要採取措施,不能一味地予以兜底,否則,就失去了兜底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