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會因為外界各種事物的影響而出現各種各樣的顏色。

每個顏色都代表一種性格行為,有的行為值得表揚。而有的行為需要家長們給孩子防範和改正。現在教育孩子都提倡不打罵,不動手,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但是我們應該想一想,什麼樣的打罵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呢?無緣無故地打罵,家長心情不好拿孩子出氣,又或者家長酗酒,這樣才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第一種壞行為;達不到自己目的就威脅

孩子對父母提出各種要求,比如買玩具、多看1個小時的動畫片,一旦家長不滿足,就會用哭鬧、絕食來威脅父母。

"如果父母不給我買這個玩具,我就趴在地上不起來,直到爸爸媽媽給我買為止!"這種形式真是屢見不鮮。對於孩子這種行為,家長一定不能慣著,一味的妥協,只會讓孩子變得"得寸進尺",給孩子養成壞習慣。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這樣的孩子確實令家長頭疼,但是隻要家長狠下心管一次,不縱容孩子,或者用冷淡的方式不給予孩子這種行為的理睬。等孩子不哭鬧的時候,告訴孩子這種行為不對,並且以後不容許再這樣,長此以往便會慢慢改正過來。

第二種壞行為:發脾氣亂摔東西

在孩子2歲的時候處於在一個懵懂無知的年齡,孩子在這種年紀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所以會使用"天性"用暴力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從而亂摔物品來表達心中的不滿。

這個時候家長儘量不要採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試著先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語氣平和的問孩子什麼原因,然後教導孩子發脾氣不可以亂摔東西。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第三種壞行為;不懂規矩和禮貌

中國從古至今有句老話"無規矩不成方圓"往小了說叫"家規"。往大了說便是一個國家的"法律"要是你的孩子從小不懂得什麼是規矩和禮貌,那麼孩子以後踏入社會便會收到排擠和冷眼。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家長應當從小告訴孩子什麼叫規矩和禮貌,從小就要教給他最基本的禮貌禮儀,見人打招呼,別人幫助自己時要說"謝謝"公眾場合不大聲喧譁不到處亂跑,去別人家不可以亂拿東西,等等......

第四種壞行為:不尊重長輩

當今社會有大部分忙於工作的父母常常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帶孩子,教導孩子。

從而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大。而有句古話叫"隔輩親"爺爺奶奶會過於寵愛孩子,想吃什麼就給孩子買什麼,想玩什麼玩具也給孩子買。

老人對孫子、孫女隔輩親,捨不得管,更捨不得打罵,有時候孩子打老人,老人還覺得這是孩子的本事,覺得孩子厲害,將來在學校不吃虧。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這種行為是必須扼殺在搖籃裡。如果孩子從小不尊重長輩,甚至於打罵長輩,一定不能慣著,要及時糾正,孩子連感恩都不懂,還能指望孩子以後孝順嗎?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讓家長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並不是說提倡孩子不管犯了什麼錯都應該打一頓,而是孩子出現一些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應該管教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次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且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打你,不是因為不愛你,也不是因為你不優秀,而是希望你能成為一個走上社會有教養的人,不管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是最愛你的。

小編也為家長們推薦一套孩子成長中可以學習的繪本,主要是培養孩子懂文明,有禮貌,不撒謊,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們不妨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學會不自私,懂禮貌,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我家孩子最喜歡看的就是全套繪本——《做最好的自己》

,全書10冊, 帶有精美的插畫,圖片和故事非常匹配,孩子即便不會看字,也能看圖讀懂故事,等到他們再大一點,就可以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整套書共有10個主題

,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包括: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有效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在無形中就能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後再改就難了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孩子小時是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