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为什么?

我们比喻一件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的,会说这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究竟做了什么好事,又做了什么错事,而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要从一个叫韩信的人说起。

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曾忍受“胯下之辱”。在秦末反秦的义军并起时,他带着宝剑投奔项梁,却没得到重用。项梁战死后,他又到项羽手下做了一个小官,并多次献策给项羽,结果都没有被采纳。

此时,韩信听说刘邦任用贤能,便去投靠,结果也只做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这期间,韩信还犯了法,要不是有夏侯婴的解救,他的这条命就算到此终结了。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韩信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两人很快 便成了朋友。萧何很赏识韩信,多次向刘邦举荐,可刘邦丝毫没有重用之意。

我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为什么?

位于陕西汉中马道镇的萧何追韩信处。此处有条小溪叫寒溪,韩信跑到寒溪边,因涨水挡住去路才使萧何追上。

失望之余的韩信再一次选择了逃走。萧何知道后,连夜将其追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的这一举动让刘邦以为是萧何自己要逃跑,大为愤怒,但在听了萧何的解释后,又大为疑惑,问道:“那么多大将都跑了你不追,偏偏追韩信这个无名小辈干什么?”萧何将韩信的才能和智慧统统讲述出来,最后终于说动了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

后来,刘邦在和韩信的交谈中,发现他果然是个奇才,从此倍加信任。韩信也不负众望,出谋划策,东征西讨,终使刘邦打败了项羽,取得了天下。韩信因功被封为楚王,成为诸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大臣。

然而,不久,就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将他擒拿,还给他戴上了刑具。或许是出于韩信以往的功绩,刘邦最后还是将他释放了,不过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削去了王位,心想自己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于是私下与代国相国陈豨(xī)联系,陈豨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后来,陈豨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韩信称病不出征。这时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于是命萧何出面,因为她知道萧何的话韩信一定会听。

最后,萧何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豨已死,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会想到曾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谋害自己。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他带至长乐宫钟室杀害了,并诛灭三族。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与萧何有关。因此民间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然而,推荐韩信是萧何心甘情愿而为,让韩信进宫则或多或少有吕后逼迫之意。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华夏历史》中华书局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