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 大学生“蜂二代”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麦积区 大学生“蜂二代”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彦英

麦积区麦积镇滩子村位于麦积山景区,这里植被茂密,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在村边上的一片土塬里,常年有嗡嗡的蜜蜂飞来飞去,密密麻麻。这里“驻扎”着二百多箱蜜蜂,一位皮肤白净,穿着时髦的小伙子,戴着护具穿梭在蜂箱之间,他就是“蜂二代”巩鹏祥。

养蜂虽苦,但收回的是甜蜜事业。听着嗡嗡声长大的巩鹏祥大学所学专业是铁路通讯。2018年毕业,在北京一家公司从事网络运营工作,月收入8000元,有望成为人人羡慕的白领,但是从小看着父母养蜂长大他并不满足,读大学时就想着如何壮大养蜂业。所以,工作不久后,他就辞掉回到了家乡,接过了父亲手中的养蜂“接力棒”,当起了“蜂二代”。每当有村民问他,大学毕业工作都找不到吗?他都只是一笑而过。

麦积区 大学生“蜂二代”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父亲巩庭彦养蜂已有28年的历史,半辈的时光都花费在了养蜂上,从最初的不怎么挣钱开始,一直坚持,苦着、累着,一心为的就是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如今,两个儿子都学业有成,大儿子吃上了“财政饭”,二儿子巩鹏祥却放弃了白领工作接过了他的事业,回家养蜂。

巩鹏祥从此一心扑在养蜂事业上。一开始,从父亲手里接过来了二三十箱,年产蜜六七百斤,收入也就一万多元。他一边利用大学生创业贷款扩大养殖规模,一边开通网店线上经营,2019年无疑是他创业路上最为华丽的一年,他全力投入养蜂产业,学习父亲几十年养蜂经验的同时,通过收购其他养蜂户的蜂群和扩大自身养蜂规模,达到了800箱,一有时间他就向周围养蜂“土专家”取经,或者报名参加麦积区畜牧中心的免费培训,养蜂技术精进了不少。一年下来,线上平台销售蜂蜜2000多斤,线下销售收益颇丰,一年赚得了50多万元的净收入。

滩子村第一书记裴仰东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拿巩庭彦一家来说,曾经因供给两名大学生因学返贫,是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脱贫摘帽。2019年,巩鹏祥还被评为“麦积区十大青年创业带头人”。

麦积区 大学生“蜂二代”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


巩鹏翔有知识,有思路,能看到家乡蕴藏的巨大商机,他的养蜂事业搞得风声水起,也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他的带领下,村上以养蜂发家致富的有十家,他们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靠山“吃”山,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

裴仰东说,滩子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02户829人,受自然条件制约,群众曾经因观念滞后、受教育程度低,敢想敢干的不多,多数老年人靠几亩薄田维持生活,脱贫致富门路相对单一。脱贫攻坚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因村因户施策,全面开展了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困难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形成“要我发展”变“我要发展”的浓厚意识氛围,村民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全村经济得以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今年实现全面脱贫。

频道总监:宋振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