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能建立起第一流經營體制的管理者,通常不會與周圍的同事及下屬保持過分親密的關係。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來挑選人才,而應當看他們能幹些什麼,看他們的工作表現,絕不能看他們是否順從自己。

因此,為了確保能夠選用適當的人選,管理者應該與直接的同事或下屬保持適當的距離。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很多人都認為應該和下屬保持親近的關係,這樣可以更好地增加相互之間的瞭解和信任,凝聚隊伍的士氣,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但任何問題都有其兩面性,過於親近的行為會導致雙方“權力差”的縮小,從而減弱你的領導力和影響力。

一名領導者如果沒有聲望,就不會有權威;而如果不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則不會有聲望。

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就是如此:在他的內閣中,沒有“親信”,即使他的國防部長摩根塞,也只是公事以外才是他的朋友。馬歇爾將軍和通用汽車公司的斯隆先生,也同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其實這幾位成功的人物也是很熱情的,他們渴望有密切的人際關係,喜歡交朋友。但他們知道,“公事以外”才是朋友,他們知道不能受感情的影響。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才能建立起人人各有所長的團隊。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01 不能根據個人的好惡來挑選人才

對人的看法,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來決定其好壞。因為人的興趣、愛好、性格各有所異,不能只憑自己的愛好,以己之見來斷定某人是否有用。

有的領導往往感情用事,看到某人的脾氣和志趣與己相投,就把他當成人才。這樣,往往會出現只有情投意合才被重用,搞自己的“人才小圈子”,而埋沒了很多為領導者所“不瞭解”的人才。

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只憑個人的喜好作為識人標準,憑個人的印象和臆測選識人才,並自認為自己“文有孫乾、糜竺之輩,武有關、張、趙之流”。殊不知,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只憑個人感情來評判人,結果往往會走入迷津。他常嘆自己思賢若渴,身邊無人才,以至於第一次見到司馬水鏡時竟無端埋怨說:“我劉備也經常隻身探求深谷中的隱賢,卻並沒有遇到過什麼真正的人才。”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司馬水鏡引用孔子的一段話,批駁了劉備的錯誤觀點,他說:“孔子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怎麼能說無人才呢?”繼而又指出,荊襄一帶就有奇才,建議劉備去訪求。這就為三顧茅廬拉開了帷幕。所以,僅憑個人意志、個人印象來肯定或否定某個人,只能空懷愛才之心,不會得到真正的人才。

總是以感情上的偏好、偏惡來識別人才、選拔人才的領導,自覺不自覺地以志趣、愛好、脾氣相投作為識才的惟一尺度。

實際上,這是一種把個人感情置於企業利益甚至社會利益之上的錯誤做法。從近處來講,許多與他志趣不投的有才之士,他視而不見,其結果是企業的人才流失;從長遠看,以個人的好惡識別人才,沒有客觀標準,沒有原則性,管理制度就會失去約束性和原則性,在領導者周圍就會出現一群投其所好的無能之輩。

企業的凝聚力是靠人心換來的,“親小人而遠賢臣”,長此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02 適當保持神秘,樹立權威感

心理學家們有研究,領導人和下屬距離太近,往往比較難以樹立權威感。所以古代皇帝往往和大臣們之間故意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故意製造某種神秘感(例如戴一個前面有簾子的帽子,讓下面的大臣們很難看清楚自己的容貌和表情),目的就是要幫助樹立權威。

有的領導者認為,只要同群眾一團和氣,滿足下級的各種要求,就能得到群眾的滿意。這種類型的領導者在工作中往往表現為放任自流,無原則地遷就,討好下級。有時能得到一些人的好感,這一步不必諱言。但好感並不等同於威信,或者說是虛假威信。在更多的群眾心理上,會認為這樣的幹部無能,缺乏水平,從而失去威信。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即使你再“民主”,再“平易近人”,也需要有一定的威嚴。當眾與員工稱兄道弟只能降低你的威信,使人覺得你與他的關係已不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哥們兒了。於是其他員工也開始對你的命令不當一回事。

隱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讓你的員工過多地瞭解你的隱私對你來說只能是一種潛在的危險。你敢肯定他哪天不會把你的秘密公之於眾嗎?你能確定他不會利用你的弱點來打倒你嗎?這實在是太可怕了。你可以是員工事業上的夥伴,工作上的朋友,但你千萬不要與他成為“哥們兒”。

保持雙方的距離是提升權力與影響的重要途徑和手法,但也並不意味著與下屬拉開的距離越大越好,用科林·鮑威爾的話說就是:“領導要設法與下屬打成一片,但不能與他們一起出去廝混。領導應該與下屬建立友誼,但不能過於親密,永遠不能讓下屬以為可以在你面前胡來。”

優秀的領導,都懂得與下屬保持距離!

---管理思維訓練營---

從宏微觀經濟分析到戰略遠景規劃,從企業運營管理到經濟基本面,從股權融資到金融市場的運行邏輯,為你迅速搭建理解現代經濟管理知識和邏輯框架。

如果你想快速提升自己,可以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都是實用的方法和案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