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早餐������


財經早餐������


一季度發行債券12萬億元,民企淨融資規模創近3年來新高


【新聞背景】中國人民銀行5日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餘額為1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我國債券市場繼續穩步發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和淨融資規模同比明顯增加,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情況進一步改善。一季度,公司信用類債券共發行3萬億元,同比增長35%;淨融資規模超1.7萬億元,同比多增8000多億元;發行量與淨融資規模均處於歷史同期高位。與此同時,一季度民營企業發債約2100億元,同比增長50%;淨融資規模約930億元,創近3年來新高。對外開放方面,一季度,銀行間債券市場新增境外法人機構26家,境外機構淨增持量為597億元人民幣。截至3月末,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持債規模2.26萬億元。(證券日報)

解讀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債券發行規模大幅度增加,債券融資成本也在不斷地降低。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引導公司信用類債券淨融資比上年多增1萬億元,為民營和中小微企業低成本融資拓寬渠道。從目前公佈的政策看,為了進一步支持國內抗疫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順利進行,後續債券融資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融資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

銀行間債券市場新增境外26家法人機構和597億元債券淨增持量,顯示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增加。這源於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情況下,中國國內率先控制住疫情並快速恢復經濟,彰顯國家高效的治理能力。近期公佈的PMI等經濟數據快速回升,預示著國家復工復產政策對經濟的恢復效應明顯,同時結合近期中央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各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拉動作用,也提升了中國經濟對國外資金的吸引力。

財經早餐������


1、央視新聞:目前我國防疫形勢總體向好,但國外疫情升級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卻不可忽視。低風險不等於無風險,每個人仍然要保持警惕。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給大家提醒:不管是居家還是在公司或公共場所,保持一定的距離非常重要。此外,當前也不要集會、聚餐。

2、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生產;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水平;即使國內疫情嚴重時期也是米麵無憂,更沒有必要囤糧食。受疫情影響,國際糧食價格確實有所上漲。當前,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目前更多是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消費。國際對國內糧食市場影響有限;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

3、

3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錄得43,雖較2月回升16.5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收縮區間,為2005年11月調查開展以來的次低值,顯示服務業產出繼續下滑,下行速度放緩。儘管疫情在3月得到了控制,但經濟活動的恢復仍然有限,預計一季度GDP將顯著負增。

4、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靈活適度,堅持底線思維,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強貨幣政策總量、逆週期調節,實現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並且略高。存款基準利率與老百姓關係更直接,作為貨幣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但要充分評估,考慮老百姓的感受。

5、人民日報:近期,南京、杭州、寧波等30多座城市紛紛推出幾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旨在激發居民消費熱情,幫助部分受疫情衝擊大的行業加快恢復。專家表示,要把好事辦好,明確發放流程,注重精準投放,避免出現物價上漲。

6、央行:4月3日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同時,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7、財經早餐:3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減少70.1萬,十年以來首次轉負,失業率為4.4%,前值為3.5%。3月就業報告調查期早於病毒封鎖措施的實施時間,因暫時的停工,失業人數出現“極大增長”。紐約時報評論稱,美國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就業增長結束,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幾乎使得美國經濟陷入停滯的另一種反映。

8、穆迪:預計2020年美國實際GDP將收縮約2%。預計2020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將在GDP中佔比近15%。預計美國聯邦債務在2020年將從2019年的79%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93%左右,並將繼續上升。預計美聯儲將維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直至2022年。

9、國際勞工組織: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全球可能有將近2500萬人丟掉飯碗。為抗擊疫情經濟按下了暫停鍵,失業人士激增,反映出1930年代以來和平時期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德意志銀行研究部門表示,“預計美國和歐洲的失業率會升到兩位數,慮到美國和歐洲短期內面臨的痛苦,就其程度而言,是大蕭條以來前所未見的。”

財經早餐������


國內市場:

1、港股--週一,恆生指數漲2.21%,報23749.12點。國企指數漲1.7%,報9652.31點。

2、證券時報:3月份開始,私募產品備案出現了井噴態勢,共有2733只產品完成備案登記。側面反映了當前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上的相對低位,市場機會遠大於風險,在當前市場不斷磨底的過程中,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標的容易顯現。

3、中信證券:A股見底的三大信號逐漸明確。一是外部信號,全球“美元荒”的流動性風險緩解,風險資產定價機制修復,市場從恐慌期切入冷靜期。二是國內流動性信號,配置型資金主導北向資金恢復淨流入,產業資本回購和增持日益頻繁。三是政策信號,中央政治局會議凝聚共識後,貨幣、財政等一攬子政策落地提速。A股4月預計將開啟今年的第二輪上漲。

4、海通證券荀玉根:美歐流動性危機緩解和國內政策加碼驅動市場階段性反彈,海外疫情仍嚴峻,整體還是區間震盪。市場進入趨勢性上漲還需等待:一是海外疫情出現拐點,二是國內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短期內需相關的新基建和消費較好,中期轉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線。

國外市場:

1、美股--道指收盤上漲7.73%,報22679.99點;納指漲7.33%,報7913.24點;標普500指數漲7.03%,報2663.68點。

2、歐股--德國DAX指數漲幅5.77%,報10075.17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幅3.08%,報5582.39點;法國CAC40指數漲幅4.61%,報4346.14點。

3、日韓股--日經225指數漲4.24%,報18576.30點。韓國KOSPI指數漲3.85%,報1791.88點。

商品期貨:

1、黃金--COMEX黃金期貨6月合約收漲2.93%,報1693.9美元/盎司。

2、原油--WTI原油跌約8%,收報26.0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近3%,報33.12美元/桶。

財經早餐������


1、新京報:據悉,由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重量級資產管理機構發起的“北京資產管理協會”,已獲批將於近日正式掛牌。據瞭解,資管協會是全國第一家橫跨銀行、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證券、基金等多行業資管機構的區域性協會,第一批創始會員60家,會員單位管理的資產規模數十萬億元。

2、券商中國:近期東吳證券公告稱,擬出資不超過7.44億元參與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增資,是業內首家借道地方AMC參與到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券商。此外,中信、招商、中原、財通等券商也通過各種方式入股地方AMC。有分析觀點認為,券商介入不良資產處置,不僅能夠完善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鏈條,也可以藉機與自身併購重組、債務重組、財務顧問、ABS發行等業務產生協同。

3、中國人民銀行:截至4月2日,已發放優惠利率貸款573筆,金額280億元,貸款加權利率2.61%,財政貼息後約為1.35%左右;其中70%的資金用在支持中小微企業上。

4、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疫情發生以來,央行密切監測銀行體系的風險狀況,開展了壓力測試。新的相關測試結果將通過金融穩定報告及時披露和更新。短期來看,疫情對銀行信貸資產必然造成下遷壓力,但總的來看,中國的銀行業整體損失吸收能力比較強,風險抵禦的彈藥比較充足。

5、財政部: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不得偏離主業盲目擴大經營範圍,不得向非融資擔保機構進行股權投資,不得新開展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擔保業務,確保2020年新增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金額和戶數佔比不低於80%,其中500萬元以下佔比不低於50%。

6、國際金融報:頭部券商並表監管不會增加券商風控指標負擔,有利於提高券商資本槓桿使用效率,提升槓桿率上限;促使多項業務協同發展,為打造龍頭航母級券商奠定基礎。在這一背景下,未來風險管理能力或將成為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券商通過設立、收購子公司開展流動性服務、對沖套利投資等創新業務將受益。

7、胡潤研究院: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球百強企業家近兩月財富損失2.6萬億元,即13%,蒸發了過去兩年半所創造的財富;前十名損失1.4萬億元。百強中只有9人的財富在過去兩個月裡有所增長,全部來自中國。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從13人縮小至5人。美國現有34人,中國有29人;兩個月前,美國有36人,中國只有23人。

8、人民網刊文:一些交易平臺炒作“虛擬貨幣是超越黃金白銀的避險資產”,其實質是投機分子哄騙消費者參與虛擬貨幣交易,藉以牟利的消費陷阱。

財經早餐������


1、中國房地產協會:3月,有121個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跌。從整體上看,房價下跌的城市比例不算高,但具有象徵意義的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3月份二手房價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線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國首位。

2、21世紀:面對下行的市場和不確定的疫情,除了恆大等極少數房企外,主流房企紛紛調低了今年的銷售目標,增速降至10%、5%以內。甚至有房企的目標出現了負增長。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4年多的大牛市後,其實從2018年四季度便進入了調整期。曾經被奉為圭臬的高週轉和拼規模,被房企們放在了次要位置。融創孫宏斌表示,銷售規模的增長未來不是重點,利潤和品質才是第一位。

3、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

今年各地要結合房地產調控的要求,嚴把棚改的範圍和標準,嚴格評估財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盲目舉債。明確政府的專項債不用於土地收儲和與房地產相關的項目。為了有效應對疫情的負面影響,2020年將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向社會釋放積極明確的信號,鞏固和提振市場信心。

財經早餐������


1、央行:一季度,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債券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餘額為1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我國債券市場繼續穩步發展,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中證協:截至2019年12月31日,存續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公開發行主體共計3679家,同比增加103家。從主體級別分佈看,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和企業債發行人AA級佔比分別為31.91%、28.92%和58.96%,AA+級及以上發行人佔比分別為66.32%、60.17%和29.42%。AA+級及以上發行人佔比持續提高。

3、富時羅素:公佈3月最新分類評價結果顯示,中國債券市場準入等級繼續保留在可能從1上調至2的觀察名單;下一次分類調整的審查在9月,將作為是否納入其國際指數依據之一。

財經早餐������


1、上週五,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7.0903,較上一交易日漲74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109個基點,報7.1104。

財經早餐������


財經早餐������


19年底20年初的新冠肺炎“黑天鵝”突襲,給本就承壓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2月中國經濟數據受疫情影響大幅下行,美國採取應急措施緊急降息50個基點,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世界主要經濟體將採取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當下投資面臨的風險:

1.全球寬鬆導致通脹上行;

2.經濟滯漲風險仍存,資產收益率進一步下行,行業集中度被動提升;

3.全球經濟疲弱,大宗商品進一步承壓;

4.匯率和資本市場波動加劇。

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債券資產將在高位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股市估值進一步被壓實,長期配置價值凸顯;黃金避險資產備受青睞;另類資產(私募股權、非標債權、金融衍生資產)估值進一步壓低;房住不炒總基調下,全面落實因城施策,開發商保現金流,促銷去化,行業頭部集中加速,熱點區域資產及衍生工具價值潛力出現。

配置邏輯:

1.通過母基金配置優質另類資產打底(-),並逐步減持;

2.債券資產中短期積極配置,關注利率債交易性機會及長久期鎖定無風險基礎收益;AA級以上信用債同樣以長久期配置為主;

3.資本市場優質資產逢低增配(+),可通過FOF基金、指數增強策略配置;

4.大宗商品中期低迷,關注CTA策略投資機會;

5.繼續增加黃金配置,為保持較高流動性,建議優先考慮黃金ETF作為配置手段;

6.熱點區域價值呈現地產類資產,可通過地產基金、ABS、金交所資產等進行配置,考慮對沖匯率波動及分散化配置,海外房產可考慮適當配置;

7.經濟滯漲風險仍存,保持充足流動性仍十分必要,現金管理可考慮中短債基金,流動靈活,收益優於貨幣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