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怪癖",家长别无知乱管教

一般在大部分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优秀的孩子就是上课的时候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回到家听父母的话,不跟父母反着来。他们不会捣乱,也不会做不该做的事情惹事生非,没有所谓的"怪癖",他们就是很优秀的孩子。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说法,并不能定义所有的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行为习惯,我们觉得正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有些人眼中却是一件很怪的事,也就成为了"怪癖"。同时有的小孩也是会有一些独特的癖好。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有这3种奇异的行为"怪癖"是孩子潜在的高智商的人,父母发现了吗?

1.常常坐在椅上发呆

"有的小朋友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待着,也不跟人说话,就自己发呆,一坐一两个小时一句话也不说,家长们很担心是不是孩子有自闭症啊。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不必太担心过早的去下结论。

当我们在发呆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大脑会更加的注意力集中,从而思考问题。这样的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去钻研,以后工作极有可能跟创作,研究类型方面相关。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2.经常喜欢搞恶作剧

每个孩子都会有调皮捣蛋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家长们不要急于盲目去发脾气,因为经常搞恶作剧的时候大脑在高速的转动,动手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从侧面的提升了这个孩子的创新的能力。有条件的家长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利于提高创作的小玩具,一些创作类的绘本或者是拼图魔方之类的,激发孩子潜在的高智商。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3.喜欢问为什么

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好奇的时候,说明孩子具有想象力,经常的对父母说为什么,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能是那样的,我能不能把它改成别的样子。父母们千万不要去厌烦,懂得问为什么是因为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对事物有很强的探索心,一但父母觉得这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而不去回答甚至是忽略,这种潜在的求知欲,会慢慢的消失不见,应有的智商也会被埋没。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如何充分发挥高智商孩子的潜力?

1)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怪癖"

孩子喜欢研究小动物,有时走着走着就会被吸引,并且会花时间"研究"它们,或者遇到什么好奇的事情想说与你听,这时候千万不要觉得不耐烦没有意义。只要孩子在释放专注力,就说明能力处于进步的状态。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2)给孩子制造机会

自然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如果发现孩子有某种天赋,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往专业的方向发展。

父母也可以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解决疑惑。

3)鼓励孩子尝试

有时孩子有想法,但没勇气去实践。

父母一定要充当鼓励者或者带领他们去勇敢的尝试,告诉他们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重头再来肯定能得到很多知识,经验也是一种获得。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4)教孩子学会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的研究发现是一种思想上的收获,如果用笔记录下来,就可以变成实质的"总结"。

孩子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自己的研究结果,从中发现一些新规律。

想要把高智商转化成能力,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支持。给孩子提供正确的人生方向,多鼓励,多理解,"天才"才会真的诞生。

大家都想要孩子身后有见识的父母,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

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所以李玟谨教授给大家推荐以下的书籍,一共10册里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学的去教育孩子。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李玫瑾教授推荐一套《儿童情商培养绘本》,《情绪管理和人格培养》(10册)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包括:友谊、礼仪、诚实、助人、大声说不、规则、我要自己来、危险、嘘,安静、责任,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娃在看完其中一本《礼仪》后,学习到了其中不少礼仪的知识,邻居也夸他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2-8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准备一些认知类、行为习惯类、情绪处理、入园小故事类的绘本,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在3岁之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些

健全的性格会让“雏鹰”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们会飞的更高更远。不要错过了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