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评价余光中

我是17年,直到余光中作家去世之后,然后开始读他的作品,我把他所有的简介生平都看了一遍,他真的是一个对故土非常依恋的人,写了很多关于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文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愁,至今仍然能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1写乡情


《乡愁》将乡愁比作一张邮票,一座坟墓,一湾海峡,层次由低到高,维度由浅到深,时间跨度由少到多,每每读来都让人心头一热,他将抽象的乡愁比作具象的事物,让人们对乡愁,对台湾不能回归大陆的悲伤有了更加深度的理解,台湾不能回归祖国的怀抱,就像我再也不能见到坟墓中的母亲那样悲伤。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2写母校情


一首绝唱的《浪子回头》: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浬的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 这是一首血浓于水的诗,所有对母校的依恋全部化作在这首诗里,从这种诗里,你能感受到他浓浓的对于母校的那种真挚的爱,从离开母校前的黑发到回首再来母校之后的白发,简简单单的两个事物却将一个多年之后回校的浪子写的情满整首诗。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3写婚姻


关于婚姻,他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这是一位作家对于婚姻最独到,也最真实的理解,简单的这句话道尽了对于婚姻的最真实的看法,也是最本质的看法。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4写给母亲的诗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5品读


每每读到这首诗,我都会热泪盈眶,作者就用短短的几行字写出了道尽了他对母亲深深的依恋,第一次,母亲刻在脑海里的哭声,是我的出生。最后一次,我永远留在心底的哭声是母亲的离去。作者用两个世界上,大家都会懂的哭声,写出了生死,写出了诞生与死亡之间两代人的生死跨越,而在这30年中,我与母亲的相处,这样大的时间维度,作者用:在这两次哭声的中间,有无穷无尽的笑声。短短的两行字,却非常有力度的展现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这30年中无穷无尽的快乐。最后一句,你都晓得,我都记得,读完不禁让人怆然泪下,

仿佛是作者在对失去的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却也是一辈子值得珍藏的话。

06散文集


我最喜欢的余光中的散文集《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里面有一句话,我非常的喜欢:所谓恩情,是爱加上辛苦再乘以时间,所以是有增无减,且因累积而变得深厚。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将恩情变成敬业,变成世间上任何一种事物。我常常因为读他的文字而泪流满面,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作家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魔力,但是在看完他一生的简介后,我明白了:余光中的诗,之所以受到推崇,被誉为大家,除了他的天赋和才气之外,“不是无端悲怨深,直得阅历写成吟”,是他一生的阅历,是他对祖国、对亲人、对爱人深深的爱,以及自身的理智、宽容,更多的是自信,让他写出了这样富有哲理,又充满智慧的诗句。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07家国情怀


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的中国

这就是一位饱含深情的作家的对祖国的爱 清淡中蕴深情,简洁中育智慧。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我想这位作家的文,我一定会读一辈子!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