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芳 华

关于青春的歌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芳华》

《芳华》是一部描绘青春、缅怀时代的电影。故事发生在70-8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用部队文工团为叙事环境刻画人物群像,描绘了时代变迁中拥有芬芳年华的少男少女们的青春故事。这部影片,冯小刚导演用散发着青春荷尔蒙气息的少男少女的芳华,生动展现、深刻缅怀了父母那一代人逝去的芳华岁月。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画面色彩的“芬芳”青春

《芳华》在光影和色彩上的表现十分强烈,电影是在高饱和状态下,由绿、红、蓝、黄四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形成了整体基调,传递出特定的历史气息和时代感。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绿色是环境色的凸显,那是军人的颜色,是全片的基础色。无论前线还是后方,身上的军绿始终如一。整部《芳华》都建立在绿色之上。它为影片定调,也给一代人的青春点亮主题。红色的意义最多变。它是国旗、军旗,也是理想主义的象征。小号手登上坦克,逆光下军旗迎风飘扬,画面中的红与绿无比和谐,那里寄托着美好年华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红色的意义最多变。它是国旗、军旗,也是理想主义的象征。小号手登上坦克,逆光下军旗迎风飘扬,画面中的红与绿无比和谐,那里寄托着美好年华。红色也是血液。青年人为国牺牲,白大褂、绿军装,都是鲜血的衬底。红色偶尔也柔情一下,偷听邓丽君,红纱罩着吊灯,诠释着军旗下的浪漫。

蓝色与何小萍紧密相连。片中的她总是穿着那件靛蓝色的练功服,之后住进精神科,又不得不换上蓝白条纹的“行头”,而那张记录她“芳华”的照片也是蓝色背景。何小萍的伤痛和忧愤,她与集体的“格格不入”,在视觉上是靠蓝色渲染出来的。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电影《芳华》色彩分析

黄色则像土壤一般,承载所有的内容。文工团的墙壁金黄而温暖,它“包裹”着那些青年,映衬出理想与朝气。结尾刘峰与何小萍相拥依偎,画面也是暖黄做底。他们的青春留在了那个年代,即便历尽沧桑,还是脱不掉那层底色。

总 结

《芳华》全片色调,都呈现一种透亮、鲜明的色泽——正值青春年少的文工团少男少女们,皮肤晶莹、容光焕发;富有年代感的北京建筑,既有稳重、饱满的光感,又没有刻意去贴合以往描绘七八十年代影片的陈旧气息。这与调色师的创造性发挥是息息相关的。本片在创作过程中,很好地诠释了冯小刚导演对于青春的缅怀和歌颂,尝试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色彩之路。

制作:吴春明、余杨鲲鹏、董琪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