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體質分析及自我防護

研究表明,人類的體質是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影響而表現出來的個體特性,時時刻刻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疾病防禦。我國古代醫聖張仲景根據《黃帝內經》的醫學理論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了六經辨證的方法,並著就聖典《傷寒論》。《傷寒論》對不同體質類型的人群可能會發生的疾病,並闡述病理的發展過程,特別對於外感疾病的診治,對於指導臨床實踐,瞭解疾病的變化進程與預後結果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它歷來成為瘟疫的防疫聖典。


傷寒論中根據人體抵禦疾病的強弱,即陽氣的強弱,分為:太陽體質、陽明體質、少陽體質、太陰體質、少陰體質、厥陰體質。下面表格是快速初步判斷六經體質類型的簡易方法:

抗病毒體質分析及自我防護


太陽體質、陽明體質、少陽體質,統稱為三陽體質。從表中可以看出,這部分人身體素質普遍不錯,抵抗力比較強,不容易得外感病毒性疾病及一些惡性疾病,比如癌症。因此,我們將免疫力較強的三陽體質人群定義為抗病毒體質人群。


針對此次嚴重的新冠狀病毒性肺炎,從武漢醫院統計的數據來看,重症的病毒性肺炎主要有5大類特殊易感人群:

一、5歲以下兒童,尤其2歲以下;

二、65歲以上老年人;

三、孕婦,包括圍產期婦女;

四、肥胖者。肥胖人群,體質指數(BMI)大於40 kg/m2(美國人)或28 kg/m2(中國人);

五、有基礎疾病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


從中可以看出,易感人群均屬於三陰體質的人群。然而並不是說具有抗病毒體質的人群就不會受感染,就像六經體質的人也會有常患的疾病類型一樣,所以我們還是要加以警惕。


全國都在渴盼國家能快速研製能抗病毒性肺炎的藥物和治療方法,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只有堅定做好一件事:讓自己成為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自查自防自律,利人利己


除了自查,自學中醫以自防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裡推薦知名中醫劉力紅教授力推的黃帝內針,


黃帝內針是源於《黃帝內經》,將《傷寒論》六經辨證運用得最靈活得一種針灸方法,簡單易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方便攜帶。


黃帝內針針對新冠病毒肺炎自我防護方法

抗病毒體質分析及自我防護

AI體質檢測小程序


抗病毒體質分析及自我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