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我有一個朋友最近裸辭了,他投了一個月的簡歷,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很焦慮。

後來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求職信息,一個他以前參會時認識的同行看到以後聯繫了他,上週他已經成功入職了。

這不是個個例。

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通過朋友介紹這樣的方式成功跳槽。

投簡歷這種老套的方式,正在慢慢被淘汰。

------------------------------

確實,在所有求職的途徑中,投簡歷應該是效率最低的一種了。

剛進入社會的小白最喜歡用這種方法,比如說,海投簡歷、跑人才市場。

因為他們一沒能力、二沒人脈,只能依靠這種“笨辦法”。

歡樂頌裡面的邱瑩瑩被公司辭退以後去人才市場碰運氣,還是因為“見義勇為”被渣男前任打了一巴掌才吸引了一家公司的注意。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普通人哪有這麼“戲劇性”的生活。

甚至就算你通過投簡歷成功獲得了面試機會,你也不一定能得到工作機會。

上個月有人在網上匿名發帖,稱自己去某大公司面試被秒拒。

原因竟是“30歲還投簡歷找工作的都是垃圾,一律不要。”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這位大神前輩說話雖然很不客氣,但是說的確實是事實。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職場殘酷,大家都懂。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投簡歷跑市場往往搞得你精疲力盡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

聰明人就不受這個罪。

他們早就知道,構建自己的關係網,獲得行業認可,就是簡歷最好的替代品。

就像我的那位朋友,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認識了一個同行。

之前華爾街日報針對HR和求職者做過一個調研,結果95%的人都認為透過人脈關係網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國內一家權威人事機構的調查數據也表示,內推是人才轉化率最高的一個途徑。


我投了一個月簡歷,還不如我同行說


“內推”的核心就是一種關係網的延伸。

不管是小白還是資深咖,積累自己的口碑,構建關係網,獲得行內認可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做到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簡歷,那麼無論走到哪裡你都是搶手的人才。

常年在招聘人才的第一線的HR深諳這個道理。

如果能積累一定的口碑和人脈,找工作何須投簡歷呢?

發個朋友圈,自然就會有人來找你了。

作為常年招人的HR如何避免自己面臨這種尷尬呢?

第一,要提升專業能力,

第二,要積累人脈。

瞭解HR行業現狀,預知風口,結交HR精英,營銷自己,為未來鋪路,這些都是HR要做的。

而這裡正好有一場大會可以滿足以上所有HR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