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技術性牛市 ICE為何又拖“後腿”?

受特朗普總統多次表示希望儘快重啟經濟、美聯儲“直升機撒錢”及美國政府通過鉅額經濟救助法案、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初現“拐點”曙光等等利好刺激,再加上OPEC+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的“神助攻”,近半個多月來美國金融、股債市、商品期貨市場進入反彈通,納指從3月低點反彈超20%,三大股指目前均進入牛市。

但與美股、大部分商品期貨持續上漲(尤其黑色系偏強)不同,4月份以來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創下十年新低後(48.15美分/磅),背靠50美分/磅,持續在50-55美分/磅廂體內盤整,呈“下有底,上有頂”的無慾無求狀態,即使美股進入技術性大牛,ICE期貨僅以微幅上漲做了呼應。

部分國際棉商、機構、投資者認為,短期棉花基本面對市場操作、基金情緒的影響要強於股債市,儘管歐美各國新冠疫情“餘震”不斷,但距“震中”已漸行漸遠;而美聯儲刺激政策有“黔驢技窮”之嫌,因此投資者、棉花貿易商逐漸趨於理性。

為什麼ICE棉花期貨拖了金融、商品期貨反彈的“後腿”了呢?業內歸納如下幾點:

一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紡織大國很可能成為新冠疫情的下一個“震中”,封國、封城、封運等措施將輪番上演,棉花消費需求劇烈下滑,因此不僅中國大量取消2019/20年度美棉合同,東南亞、土耳其等各國買家也將抄中方的“作業”;

二是2020年美棉的種植面積降幅低於預期。從USDA、ICAC、NCC相繼發佈的植棉意向來看,2020年美棉面積約減少1%-5%,大大高於1、2月份意向調查。USDA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意向植棉面積為1370萬英畝,同比減少1%;

三是美國內部分紡織廠關門、停擺或原料延期裝運導致棉花消費前景堪憂。疫情迅速蔓延,美50個州、首都華盛頓特區和多個海外領地先後緊急宣佈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經濟、貿易、運輸、生產等等受到很大沖擊(部分地區按下“暫停鍵”),國內棉花需求持續下滑;

四是一些投資者、涉棉企業對美國內疫情增長放緩甚至出現“拐點”持懷疑、不信任態度,認為美企業復工復產仍存在較高風險(按照目前美國的疫情,5月1日不可能有任何州滿足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的復工條件)。

來源:中國棉花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