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第二》第二则


《论语·为政第二》第二则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蔽”是概括的意思,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杂念。

这句“思无邪”是《诗经》中的一句诗,她记载在《诗经•鲁颂•駉》篇,原文是“思无邪,思马斯徂”,这篇写的是“马”,说这马啊,跑起来毫无杂念,一心向前。引申为思想纯正,没有杂念的意思。孔夫子正是用这首诗整体概括了诗经三百篇。

夫子说《诗》三百,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是《诗经》三百呢?《诗》不就是《诗经》吗?这是因为在孔夫子的时候,《诗经》这本书还没有被列为“经”,在汉朝的汉武帝时期才把《诗》列为经典叫《诗经》,当时和《诗》一起被列为经典的还有《尚书》《周易》《礼记》《乐经》和《春秋》,这六本书被后人称为“六经”,因为《乐经》已经丢失了,我们现在说的“四书五经”的“五经”,就是包含的除《乐经》之外的这五本书。

什么叫“经”呢?

经,织也。——《说文》。按,从丝为经,衡丝为纬。凡织,经静而纬动。

纵线为经,横线为纬。经书,由经线静止不变,引申为不朽的,可以传万世的著作。古人织布要先织“经线”,无论织什么样子的布都是围绕着经线的,经意味着‘纲’,不变的真理。汉朝为什么把这六本书规定为经典呢?因为这六本书代表着天地之道。

那为什么叫“诗”呢?

“诗者,志之所之也”,这句话就是“诗言志”的意思,诗和志有关,‘志’除了表示志向,还有情绪,感情,意志,理想,世界观这些都叫‘志’,这些用诗来表达,能让人有更高的感知,《毛诗序》中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就是这个意思。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说的真好!

在孔夫子的时代,《诗》是学子的必读书,孔子曾经对他的孩子说,他说你一定要读诗“不读诗,无以言”,看多么严重,不去读诗,你就“无以言”,孔子还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读诗的好处,真是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