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热镇痛药到抗血小板药,看明星药是如何华丽转型的

在我们日常的健康保健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阿司匹林的声影。因其具有抗血小板的功能,所以时长被医生用于脑缺血病、房颤、心脏换瓣术后等疾病中。随着我们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将大大增加,阿司匹林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上会有很广阔的舞台。但是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讲的阿司匹林与水杨酸在一起,具有解热、消炎、镇痛的功能。这些功能与现在的抗血小板功能是不同的概念,那么阿司匹林是如何从解热镇痛药华丽的转型成为一线的抗血小板药呢?让我们来看看阿司匹林走过的历史。

从解热镇痛药到抗血小板药,看明星药是如何华丽转型的

早在古老的埃及时代,就有埃及人用柳树皮进行止痛。但在接下来漫长的历史中,终究没有人知道它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1828年,欧洲科学家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了活性成分水杨苷,又称水杨酸。水杨酸的人工合成则是由德国化学家赫尔曼科尔实现的。在接下来的70多年里,水杨酸不断地在化学家中合成与改进,最终于1898年,德国拜耳公司的菲霍夫曼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

从解热镇痛药到抗血小板药,看明星药是如何华丽转型的

这个时候的阿司匹林在社会上的作用单纯就是解热、消炎、镇痛。它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导致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发挥的作用。但是随着药学的不断发展,新近研发的药在解热镇痛消炎方面的效果比阿司匹林要更好,比如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导致在这方面阿司匹林逐渐被边缘化。但是科学充满着惊喜和转折,正当以为阿司匹林即将默默无闻时,它却在抗血小板功能方面被逐渐的发掘。科研人员发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能与环加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环氧酶,减少血栓素TX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这一发现导致阿司匹林的定位从解热镇痛消炎药转变成了抗血小板药,发挥着抗凝作用。

从解热镇痛药到抗血小板药,看明星药是如何华丽转型的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提高,阿司匹林在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新的时代给予新的社会使命,阿司匹林的研究终究继续下去,为的是能够给社会提供足够的医疗支持。同时新的药物也会不断被研发,科学终将留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从解热镇痛药到抗血小板药,看明星药是如何华丽转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