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以後的南匈奴及其與東漢的關係如何?又經歷了怎樣的鬥爭變化

安國繼立單于以後,南匈奴內部以及與漢朝的關係均發生明顯變化,內證和反對漢朝的鬥爭陡然增多。南匈奴依附東漢四十餘年,這類事件鮮見出現,而在公元93年以後,卻突然間變得頻繁、難以抑制。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南匈奴內讓和叛漢事件的此起彼伏呢?

安國以後的南匈奴及其與東漢的關係如何?又經歷了怎樣的鬥爭變化

安國以後南匈奴局勢變化的原因

據載,從單于安國開始,南匈奴內部的單于繼承受到外部干涉,這顯然是對南匈奴相對獨立的最大挑戰。在中郎將的誤導下,東漢很難正確判斷南匈奴內部情況,做出合理決策。中郎將參與南匈奴內部矛盾,不考慮國家利益,以個人好惡扶持矛盾的一方,擅自廢立、甚至殺害單于的事件頻繁發生。對南匈奴普通部眾,東漢也是任意徵調去鎮壓反叛者。很明顯,東漢對南匈奴的態度和南匈奴依附頭四十年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與東漢後期政治黑暗不無關係。

面對這種壓迫,南匈奴單于庭顯得軟弱無力,完全接受了無論是漢朝還是擅行職權的中郎將加在他們身卜的壓迫性要求。這和南匈奴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逐漸發生的變化有關。還有一個重要外部原因是逐漸崛起的鮮卑儼然成為北部草原新霸主,經常發動對南匈奴的掠奪戰爭。面對這種形勢,南單于需要漢朝的保護,只有進一步向漢靠攏,才能換取統治地位的穩定。而匈奴很大一部分部眾,對單于這種卑順的態度難以理解、不能認同,他們懷念南匈奴依附初期寬鬆的政治環境和生活環境,東漢政府民族壓迫引起了這部分人的憤怒,因此反對單于、反對漢朝的鬥爭就不可避免。

陶克濤先生認為,以逢侯為代表的叛亂對南匈奴中後期的內讓和反漢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批駁了馬長壽先生所持的逢侯叛亂"毫無革命意義"的觀點,陶先生認為正是這一叛亂,點燃了南匈奴叛亂的火焰,但是文中著者沒有提到阿咚被立事件。我認為公元91年,阿咚被立為北單于一事對以後南匈奴內部連綿不斷的內證和反叛鬥爭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逢侯叛亂只是導火線。公元91年,北匈奴被漢朝擊敗,被迫選擇西遷,"塞北地空,餘部不知所屬",南北匈奴互為仇雌的局面結束。落葉歸根在任何民族中都是存在的,南匈奴內部有乘此機會,迴歸草原想法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一直以來,南匈奴生活在漢朝屋宇下,依靠漢朝力量以勝利者姿態回到漠北,這不能說一定是每一個南匈奴人心中的願望,但至少這種願望沒有完全泯滅。

東漢前期,南單于也數次上書,求滅北庭,欲度漠北。但是91年,面對塞北地空的大好機會,代表南匈奴最高利益的單于庭,反映消極。更令南匈奴部眾失望的是漢朝作出的決定,並沒有"如呼韓邪故事",將這個機會給予南匈奴。漢朝一位大臣也上書;"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歸北庭,並領降眾,無緣復立阿修以增國費。……陛下深宜遵述先志,成就其業。況屯首唱大謀,空盡北虜,輟而弗圖,更立新降,以一朝之計,違三世之規,失信於所養,建立於無功。"但是東漢政府沒有采納這種建議,在竇憲的建議下最終選定左谷暴王為北單于。這種做法完全破滅了南匈奴一部分人依靠漢朝北歸的希望,傷害了他們的民族感情。使他們認識到,要想回到草原只能靠他們自己,再加上漢朝對南匈奴的民族壓迫加劇,南匈奴對自己的處境日益不滿,因此開始起來反對漢朝,這是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雙方面激化的結果。

安國以後的南匈奴及其與東漢的關係如何?又經歷了怎樣的鬥爭變化

南匈奴的內證和反漢鬥爭

大家在論及南匈奴的內讓和反漢鬥爭時,習慣將他們分開敘述,認為公元187年南匈奴發生內證,在此之前的叛亂都被看作是反漢事件'。實際上南匈奴後期發生一系列事件中很難分清哪些是純粹意義上的反漢,哪些是不涉及漢朝單純的內政,因為南匈奴內部的反漢行為得不到單于庭的支持,這就使他們和單于庭也處於對立地位,往往是單于出兵協助漢朝鎮壓叛亂,因此反對漢朝的鬥爭同時也是南匈奴的內讓,所以很難從嚴格意義上將南匈奴內讓和反漢事件分開來。文獻記載,南匈奴內部統治集團出現內讓從安國與師子之間的矛盾開始,因為漢朝的介入,演化為安國反對漢朝的鬥爭。

公元93年,單于屯屠何死,前單于宣弟安國立。左谷鑫王師子轉為左賢王,二人素來不和。師子因為勇智,在與北匈奴的戰爭中,頗有建樹,因而受到族人的尊重又得到漢帝的賞識。與其相比,稱譽甚少的安國雖然高居其位,卻如坐針氈。這種情況下,安國與新降胡聯合,打算誅殺師子,事情敗露後,師子遷居五原塞,不往單于庭會盟。這本來是單于與左賢王內部矛盾,並沒有反漢跡象,但因為中郎將杜崇與安國不和,乘機上書以安困反叛為藉口,要求發兵征討。在不瞭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和帝支持了杜崇的要求。漢朝的態度激起了安國的憤怒,在新降胡鼓動下,安國最後起兵反叛,安國舅舅害怕受株連,殺死安國。這次反漢事件,不能說是單于安國發動的,因為在漢朝介入南匈奴內部矛盾之中,選擇了支持師子,使安國被迫叛漢,漢朝在之後對中郎將杜崇等人的懲罰也說明了安國在這一事件中是無辜的。

安國誅殺師子和反漢事件中,新降胡一直是他忠實的支持者。安國被殺以後,師子登單于位。這不得不使新降胡為自己出路做打算。於是新降胡夜襲師子,十五部二十餘萬人反叛,並立前單于屯屠何子逢侯為單于,向漠北方向奔去。受到漢朝車騎將軍鄧鴻等率領的漢兵、烏桓校尉任尚率領的鮮卑、烏桓等四萬餘人以及南匈奴兵的聯合征討,斬首七千餘級。逢侯逃亡塞外,領右部屯琢邪山,多次受到鮮卑的進攻,加上飢餓交困,部分被鮮卑人兼併,一部分人返回塞內,重新投降東漢。逢侯叛亂達24年之久,這次叛亂也是由新降胡和單于師子之間內證發展成為反漢鬥爭的典型事例。因為漢朝具有保護南匈奴內部安定的義務,所以當南匈奴內部出現內證時,漢朝自然會派兵平叛,有漢朝軍隊加入,鬥爭就不在是殺一個不滿意單于的問題,己經擴大到為反對漢朝、脫離漢朝的統治而鬥爭了。

此後,反對漢朝鬥爭經常發生,大都被漢朝與南單于聯合發兵擊敗。公元96年(永元八年)五月,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反叛出塞,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帥兵擊破,將叛亂餘眾和投降者二萬餘人安置在安定。109年(永初三年),南匈奴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單于親自發動的反漢事件被單于檀拉開帷幕,結局以失敗告終。121年(建光元年),"鮮卑寇邊,度遼將軍與南匈奴溫遇犢王將新降匈奴連年討擊鮮卑,還復令屯列衝要,新降匈奴恨徵發繁劇,遂以阿族為首反叛",這次叛亂堅持了幾個月,在漢朝和南單于兵聯合攻擊下失敗。據文獻記載,這次反漢鬥爭表現的非常堅決,許多人寧願跳河自殺也不願意投降漢朝。

140年(永和五年),東漢政治更加黑暗、政局動盪,民變不斷髮生,起義農民劫官府,攻城略邑,居住於邊境的氏、羌等族人民也不時的聚眾反抗。在各族人民反抗鬥爭的影響下,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也聚眾暴動,率3000餘騎進攻西河郡,又招誘右賢王合兵圍美翟,殺朔方、代郡長吏,後被度遼將軍馬續等攻破。吾斯聚集亡叛,繼續屯聚於邊塞。中郎將陳龜到任後,逼迫單于休利自殺。這件事情更引起塞內匈奴人的疑怨,吾斯等立車紐為單于,與烏桓、羌胡等數萬兵攻破京兆虎牙營,後被中郎將張耽打敗,車紐投降。

142年(漢安元年)吾斯又與且渠伯德等7000人再度暴動,攻略美翟、安定等地。143年(漢安二年),句龍吾斯被漢朝刺客暗殺,匈奴叛眾群龍無首,餘眾很快被消滅了。句龍吾斯的反漢運動是繼逢侯叛漢以來最大的一次鬥爭,歷4年之久。158年(延熹元年),南匈奴休屠各部與烏桓、鮮卑又舉行暴動,"寇略緣邊九郡",漢以張灸為中郎將出兵討伐,南匈奴諸部皆投降。南匈奴的這些反漢事件,都被漢朝鎮壓或招降。但是隨著東漢後期統治階級更加腐朽,農民暴動如火如荼展開,南匈奴人民在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雙重壓力下,也積極響應,反漢鬥爭成為不可抑制的趨勢。

安國以後的南匈奴及其與東漢的關係如何?又經歷了怎樣的鬥爭變化

公元187年以後,南匈奴內讓出現白熱化程度,國人拒絕承認單于統治,自己另立單于。事情起因於前中山太守張純聯合鮮卑反叛,東漢徵調南匈奴兵隨同幽州牧劉虞前往討伐,南單于羌渠命令左賢王率兵出征,匈奴人民恐單于"發兵無已",聯合殺羌渠。羌渠的兒子放夫羅即位,也沒得到國人認可,他們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這一時期南匈奴實際上有兩位單于存在,儘管磚夫羅得不到國人承認,但是他仍領有相當一部分南匈奴部眾,而且他比須卜骨都侯更加名正言順。齡夫羅希望漢朝能給他主持公道,確認單于身份,於是他上京告狀,時東漢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自身尚且不保,根本無暇他顧。放夫羅求助無望,留居河東,參加了東漢後期的軍閥割據戰爭;須卜骨都侯立一年死,"南庭遂虛其位,以老王行國事"。公元195年,放夫羅死,弟呼廚泉立為單于,202曹操譴司隸校尉等圍呼廚泉於平陽,並譴張既至馬騰處勸降,呼廚泉依附曹操,在公元216年,入朝於魏期間,被曹操留在了鄴城,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派左賢王去卑回平陽管理監督各部,實際上是剝奪了單于對其部眾的統治權利,南匈奴政權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