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肺的抵抗力?讓大腸“收”、“放”自如?

《素問·靈蘭秘典論》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大腸為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傳導水谷糟粕,因此為傳導之官。飲食經小腸消化吸收後,其糟粕部分下輸大腸,由大腸繼續吸收其中的水分,變為糞便,繼而排出體外。大腸傳導失常,可致洩瀉或便秘。因此,調節大腸需“收”、“放”自如。

常見養生動作——提肛

提肛,又稱為撮穀道,是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一收一弛的運動,具體操作非常簡單,就是吸氣時稍用意念上提肛門及會陰部,使其肌肉收縮,呼氣時輕輕放下。

這其實就是對肺的呼吸和大腸的肛門的一種共同協調調控,訓練肺氣的宣發肅降和大腸的傳導通滯。

以通為用——調節腸道菌群

“六腑以通為用”、“六腑以降為順”,這是大腸的正常功能,現代醫學認為,保持大腸通暢的關鍵是腸道微生物的穩態,腸道內棲息著大量的腸道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與人體黏膜免疫系統相互協同維持腸道穩態,保護人體免受病原體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保持腸道菌群穩態才能做到“以通為用”,才有助於提升肺的抵抗力。調節腸道菌群既方便又容易接受的就是補充益生菌。具有軟化大便、保護腸道的作用;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維持和調節機體正常代謝,與人體的健康密不可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