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的神經毒性作用機制

甲基苯丙胺(又名冰毒)是世界上最普遍濫用的藥物之一。濫用冰毒者通常會出現高熱(39 ℃)、幻覺和其他一些精神症狀。然而,其神經毒性作用的詳細機制仍不清楚。

中國中南大學郭利敏等的一項最新研究,將SD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採用1 mM的甲基苯丙胺在39 ℃條件下干預培養,採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乳酸脫氫酶釋放法(LDH)檢測到明顯的細胞壞死樣死亡,而用受體相互作用蛋白1(RIP1)抑制劑nec-1預處理可抑制此現象;(2)Western blot結果顯示: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在甲基苯丙胺+39 ℃處理後受體相互作用蛋白3(RIP3)和混合系激酶區域樣蛋白(MLKL)表達增加,用RIP3抑制劑GSK'872干預處理後,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壞死率降低,RIP3及MLKL蛋白表達顯著降低。實驗採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進一步檢測到甲基苯丙胺濫用的人屍體大腦組織RIP3和MLKL的表達均上調。上述結果表明,甲基苯丙胺+39 ℃可誘導RIP3/MLKL介導的皮質神經元程序性壞死,從而導致神經毒性。

文章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0年5月第5期。

文章摘要: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又叫冰毒,其濫用者通常會出現神經毒性作用,同時伴隨出現高熱(39℃),幻覺和其他一些精神症狀,但詳細機制仍不清楚。為此,實驗探討了甲基苯丙胺對胚胎大鼠皮質神經元的影響。(1)實驗將SD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採用1 mM的甲基苯丙胺在39 ℃條件下干預培養,採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乳酸脫氫酶釋放法(LDH)檢測到明顯的細胞壞死樣死亡,而用受體相互作用蛋白1(RIP1)抑制劑nec-1預處理可抑制此現象;(2)Western blot結果顯示: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用1 mM甲基苯丙胺處理後放置在39 ℃培養箱培養3 h後,受體相互作用蛋白3(RIP3)和混合系激酶區域樣蛋白(MLKL)表達增加,用RIP3抑制劑GSK'872干預處理後,PI染色,LDH檢測和CCK8檢測顯示,大鼠原代皮質神經元壞死率降低,RIP3及MLKL蛋白表達顯著降低;(3)同時實驗採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進一步觀察到甲基苯丙胺濫用的人屍體大腦組織RIP3和MLKL的表達均上調。(4)上述結果表明,甲基苯丙胺+39 ℃可誘導RIP3/MLKL介導的皮質神經元程序性壞死,從而導致神經毒性。研究方案經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准(批准號:2017-S026,批准時間:2017-03-07;批准號:2017-S033,批准時間:2017-03-07)。

文章關鍵詞:甲基苯丙胺;高熱;程序性壞死;受體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系激酶區域樣蛋白(MLKL);皮質神經元;成人腦組織;Nec-1;GSK’872;協同作用

文章來源:Guo LM, Wang Z, Li SP, Wang M, Yan WT, Liu FX, Wang CD, Zhang XD, Chen D, Yan J, Xiong K (2020) RIP3/MLKL-mediated neuronal necroptosis induced by methamphetamine at 39°C. Neural Regen Res 15(5):865-8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