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先后有三位皇后,另有五位皇贵妃、五位贵妃、七位妃。

在众多的妃子里,最有说道的就是传说中的"香妃"。有关"香妃"的传说比较离奇,成为乾隆朝的一桩"后妃历史疑案"。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世间的种种野史、笔记、小说、戏剧、影视等各说各的,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一、由来已久的传说。

关于"香妃"的传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其一,生活幸福说。维吾尔族人说,"香妃"天生丽质,身有异香,美貌绝伦。她家本来世世代代居住在南疆叶尔羌(今莎车)。

后来,她的哥哥因不满霍集占的暴政,才举家迁到伊利。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和卓家族的霍集占发动叛乱,"香妃"的叔叔额色尹及兄长涂尔都率部配合清军平叛,立下了功劳,得到了清廷的封赏。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次年,"香妃"随图尔都进京,后来她家就长住在北京。"香妃"入宫后,不但得到了皇太后的喜爱,更受爱新觉罗·弘历的宠爱,因此她生活得很幸福。

香妃去世后,爱新觉罗·弘历特恩准把她葬在喀什。现今,当地有"香妃"墓留存,供人参观。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其二,被掳进宫说。"香妃"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时,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爱新觉罗·弘历。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弘历见其漂亮美丽,而且身体有特殊的香味,就册封她为"香妃",并对她恩宠有加。

但是,"香妃"矢志守节,随身藏着利刃,准备刺杀爱新觉罗·弘历。皇太后听说了,就召见了她,然后将她赐死,葬到了清东陵。

《清史演义》、《清朝野史大观》、《书剑恩仇录》等书里有关"香妃"的故事,大都据此而来。

这个传说,按照孟森先生的《香妃考实》来说,无根据、不足信。

二、当前学界的观点。

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得到的关于容妃的历史事实,都直接或间接地说明:"香妃"就是容妃。

就历史文献来说。清朝在乾隆以前,没有回族妃嫔的先例。

《清史稿 后妃传》记载: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的女儿。刚进宫的时候,封号为贵人。后来逐渐晋升为妃。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册封为容妃。乾隆非常关爱容妃,特地为她安排了回族厨师,为她做回族清真饭菜。

爱新觉罗·弘历还为容妃修建了宝月楼。宝月楼就是今天中南海新华门楼。

容妃作为一个回族女子来到清廷,爱新觉罗·弘历不把她安置在后宫内院,而是另外营建了西苑宝月楼,供她居住。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而且在宝月楼的南面,隔街建了"回子营",并修建了礼拜寺。弘历自己是这样描述的: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相对。

当时八旗以外的所有老百姓都住在外城,唯独"回子营"近在咫尺,紧靠着皇宫内院,这是乾隆爱屋及乌的原因。

至于爱新觉罗·弘历为什么特为容妃建宝月楼,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则,言语文化不同;二则饮食习惯不同;三则,生活风俗不同;四则,宗教信仰不同。

就考古发掘来说。清东陵的文物专家善浦、董乃强在他们所著的《香妃》一书中说,197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清东陵乾隆裕陵的妃嫔园寝中,有两座妃嫔墓穴因漏雨而塌陷(后来证实,其中之一就是容妃墓)。

体生异香的皇家妃子之谜

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塌陷墓穴的地宫进行了清理,不仅找到了遗骨,而且还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发现了一些文字。

经过分析研究,这些文物、文字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容妃就葬在这座妃园寝内。

善浦、董乃强根据相关史料,结合这一事实,认为:容妃就是传说中的"香妃"。

"香妃"的故事也传到了国外。美国人豪比 当彼在他写的一本名叫《圆明园及其住在那里皇帝的历史》的书中,介绍了"香妃"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