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全书的感情基调非常的灰暗,通过对主人公成长过程的描写来反映人论关系和现实社会。主人公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下去,用自杀、酗酒、吃药的方式来麻痹自己的神经,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当中走向死亡的边缘。

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太宰治本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在这个本书写完的同年,太宰治投水身亡。所以,这本书即可以当做小说,也可以当做太宰治的半自传。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小说的主人公大庭叶藏自自以为是一个社会的“边缘人”, 所以他懦弱、胆小,像个小丑一样总是千方百计地取悦他人。他可以为了他人的高兴作出很多牺牲自己的事情来。比如学生时代的时候他被一个所谓的朋友去参加非法组织,和一个女服务生相约自杀,结果女服务员死了,他得救了,结果他因为教唆杀人入狱。后又他又一时冲动与一个小商贩的女儿结婚,不久后妻子被人玷污。最后主人公彻底地沉沦了,开始酗酒、沉迷药物、自杀……最终没有死成,反而被送入精神病院。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人间失格》剧照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大庭叶藏的出生倒是并不寒微,反而出生于富贵的地主家庭,但是这种家庭的死板却深刻地影响了主人公的性格。在孩童时代,他对家的恐惧最直接的表达是在饭桌上。大庭叶藏回想起当时的场面,写道:

就餐时,全家人一共有十个左右,大家各自排成两列入座。作为最小的孩子,我当然是坐在最靠边的席位上。用餐的房间有些昏暗,吃午饭时只见十几个人全都一声不响的嚼着饭粒,那情形总让我不寒而栗。

在主人公的眼里,和家人一起吃饭就是一种机器一样的仪式,并没有什么温暖而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也没有人会关注到一个小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说,主人公并不是天性如此,而是童年就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他和父亲的关系也变成了单纯的金钱供给关系,没有什么亲情而言,后来他也和自己的父亲断绝了亲子关系。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而且主人公看似是本性懦弱,实际上他心里还是有一些对于光明的追逐的。比如他在书里说:

如果我有那种诉说真相的习惯,那么,或许我就能够毫不胆怯地向父母控诉他们的罪行吧,可是,我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可能完全了解。我一点也不指望那种“诉诸于人”的手段。

主人公大庭叶藏缺乏的并非是诉说的能力,而是对方不能给予他信赖,所以说这种行为才会变成无意义的举动。倘若他的父母在他孩童时期的时候能够多一些关爱给他,那么主人公就有了可以信赖的人,也就可以做一个真实的人了。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其实虽然主人公这个人非常的颓废消极,但是,《人间失格》最后一句“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 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他给大众眼里呈现的还是一个好孩子的模样,而不是一个罪犯或者杀人魔的形象。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主人公和第一个女朋友常子相爱,于是决定一起殉情,只可惜他最后被救回来了,还被入狱。但是他并没有完全丧失掉对爱的信任。他谈了第二任女朋友良子,良子是一个非常单纯温柔的好女人

,他最后决定和她结婚,共度一生,原本以为这个女孩是他心里一席温暖之地,很可惜这个单纯的女孩被侵犯后服毒自尽了,但是这恰好体现了主人公他也从来没有放弃对世界的求爱。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道化”的意思有点类似于小丑,就是通过牺牲自我来满足他人的欢乐。

《人间失格》中,大庭叶藏幼年的时候就出于对人类的恐惧而企图依靠 “道化”活下去,他称之为“对世间最后的求爱”。

“尽管我对人类满腹恐惧,但却怎么也没法对人类死心。并且,我依靠逗笑这一根细线保持住了与人类 的一丝联系。”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为了让周围的人欢乐,他夏天会在浴衣外面套上鲜红的毛衣,即使会中暑;他在家里跳印第安人的舞蹈供大家观赏,极尽滑稽之态。他每日科插打诨,加上他天真的外表,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可爱淘气的孩子,却没有人知道这个幼童内心当中的痛苦。所以当他完成自像画时,他惊自嘲称之为“一幅阴惨的画诞生了”,并坦言,“可这就是隐匿在内心深处的自己的真实面目。“道化”可以说是主人公幼年时期唯一的救赎。

太宰治在书中这样写道:

时常感到绝望,容易受伤害的道化之花在没有风的环境下生长是多么悲惨。希望诸君能理解。

其实他是很渴望得到被人的关心和理解的。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在大庭叶藏眼中的他们,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是真正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道德和自我的惩罚,但是他们不仅不觉得丑恶,反而还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所以,他们是沉沦于现实当中的。

大庭叶藏站在他们之外,清醒地看到世界的丑恶与真相。所以,他才会痛苦和绝望。

俗话说“腿上有伤痕,没脸来见人”。在襁褓中这种伤痕就赫然出现在我的一条腿上,随着长大非但没有治愈,反而日益加剧,扩散到骨髓深处。每夜的痛苦就如千变万化的地狱,但(说来也怪),那伤口逐渐变得比自己的血肉还要 亲密无间。伤口的疼痛,仿佛有活生生的情感,如同爱情的呢喃。

主人公因为看到这些本该反省的人却依旧逍遥快活,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痛苦,主人公却没有选择和他们同流合污,他选择了通过大量的香烟和酗酒来进行自我麻痹,虽然这种方式很消极,但是却避免了自己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为什么说他向死而生,因为主人公对于香烟和酒的喜爱已经到了可以致死的地步。叶藏描述第一次喝酒时说道,“可就在两三杯酒下肚之后,我却感到了一种奇妙的、获得解放似的轻松。” 叶藏喜欢上了酒精的感觉,他在酒精中得到的难得的平静,即使没钱,也不能阻止他一次次前往酒馆。他自嘲:

但我好歹磨炼出了一种‘伎俩’,可以忘情地与人进行张口结舌的交谈了。 莫非这应归功于我为那种运动四处奔波?抑或归功于女人?或者是酒精?但更主要得归功于经济上的窘境。无论在哪里,我都会感到恐惧。可要是在大酒吧里 被一大群醉鬼或女招待、侍应生簇拥着,能够暂时忘却那种恐惧的话,那么,我这不断遭到追逐的心灵不是也能获得片刻的宁静吗?

后来因为酒精中毒,他逼不得已戒掉了酒精。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所以说,即使有的人说这本书整体都太过于压抑了,实际上你会发现,主人公这样一个弱小悲哀的人,心里面依旧还是存留了一些对于光明的向往。他渴望着父母的温暖,也渴望着美好的爱情,他看到别人高兴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他看到人性的丑恶便让自己不沉沦,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主人公比较阳光的一面。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应该从黑暗当中去寻找光明,而不应该任由自己被黑暗吞噬。

《人间失格》:无尽黑暗之中的追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