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有一次,在空间看到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发了一段话,大意是自己又恢复到了孤独痛苦的抑郁生活,我很同情他,于是给他推荐了一本书:《人间失格》。

实际上,也许不少读过此书的人会诧异,为什么我要把一本致郁(不是“治愈”)的书推给一个快要抑郁的人?

因为读完《人间失格》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真是写到我心里了,那个表面合群内心孤独、努力扮演丑角来博得欢心、实际上恐惧着人类、用着近乎扭曲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人……仿佛正是我自己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后来我才发现我错了,因为很多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是这个感觉,很多人都会说:这不就是我吗?

原来所有人都一样,有着黑暗疯狂的一面,只是我们将这一面隐藏得太好,以至于所有人都以为只有自己的内心与众不同。

这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你恰恰不是那个异类,如果所有人都称得上是异类的话,那就无所谓异类了。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面对着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明明内心孤独到绝望,却还是战战兢兢地博人喜爱?

你有没有“似乎极度地畏惧着人,同时又做不到彻底地否定人”,每天都在重重矛盾中扮演一个小丑?

“不管什么都可以,只要逗人发笑就行。这样,即使我置身于人们所谓的‘生活’之外,他们大概也不会介意了。”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这就是《人间失格》的主角叶藏所经历的每一天,也许正是你所经历的每一天。

外表看起来再近乎完美,内心也都有自己的黑暗,光芒之下必有阴影。北大学子弑母案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只不过吴谢宇对“死亡”的理解已经近乎疯狂,为此甚至“解脱”了自己的母亲,他并非否认了自己的黑暗,正是因为认可才纵容其不断扩大。

普通中年人无声的崩溃、明星在某一刻的失态大哭、乃至历史英雄人物的无能为力……都不过是宣泄这种黑暗的表现。

《人间失格》: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每个人都会像叶藏那样,心口不一地生活着,但是无论是过度否认,以为自己不合群而逐渐走向孤僻,还是过度认可,放任这样的黑暗吞噬自己——都无异于自我毁灭。在接受自己的并不唯一的疯狂孤独的时候,也能努力让自己真正变成一个积极的人,这才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目的。

在这本书跟前,每个人都一样: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PS:在日语中“人間”是“人类”的意思,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人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