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文 | 話嘮灣德佛


今天早上,很多深圳小夥伴不高興了吧。深圳地鐵2號線福田站至新秀站區間臨時停運,估計很多小夥伴都被堵在了路上,不能按時上班。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調侃一點問,深圳近年來也都出過一些地鐵臨時停運的問題,是不是因為趕工程?眾所周知,深圳至今在建的地鐵超過10條,不同的片區都有地鐵在施工。這次地鐵2號線部分路段停運,按照發布的通告指出是因為14號線的施工。地鐵14線施工下穿既有地鐵2號線崗廈至華強北區間,遇地質突變,加之連日陰雨,為確保既有線安全,故而需對2號線崗廈北至華強北臨時進行加固處理。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 圖為臨時停運導致很多人要打的上班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安全加固措施正常進行,力爭當天的中午就完成,最大限度減少對出行的影響。地鐵,是民生的關心的事件,在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更不能缺少地鐵。其實,地鐵又何止是便捷通行那麼簡單?

01.


地鐵經濟,走在城市發展之前!


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東京(GDP達到6.8萬億,是上海的2倍),其地鐵站點的數量卻只排在世界第五位,但京東的GDP全球排名非常前列,可見,地鐵對城市經濟發展有非常強大的推動力。地鐵可以說,為擁堵的車輛減壓,增加擴大城市建設的發展,使沿線經濟跳躍式發展,牽動經濟的投資,提升城市發展的工作效率。片區沒起來之前,交通基本先行。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深圳四期地鐵的建設,重點就是貫通龍崗、坪山、光明、石巖,涵蓋了深圳最偏遠的地區,然後就產生了交通帶動經濟的模式。地鐵的開通,意味著人的流動,有助於加強區域聯繫,帶動區的經濟協同發展。地鐵,緩解交通是其一,帶動經濟互補,形成熱點經濟圈,那才是重點。行內有個說法,地鐵的建設對地方經濟綜合貢獻率達1∶7,基本代表1帶7的效益,特別對深圳、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地鐵對經濟的貢獻率更高,達到1:14。地鐵的通車也給地鐵集團帶來巨大的收益。深圳地鐵2019年的半年報透露,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109.4億元,利潤總額整整是達到40億元。地鐵建設,是城市規劃建設一個重點部分,深圳自“撤關”以來,聯通區域發展的,其實真正橋樑樞紐,就是地鐵。按照計劃,2020年深圳還將要開通107公里地鐵,這意味著深圳地鐵里程有望突破400公里。截至2019年底,國內地鐵里程超過400公里的城市只有三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和廣州。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這麼看來,深圳地鐵建設,一點也不甘於落後三大城市。灣區中(9+2城市),廣州、深圳、香港、東莞、佛山都已經有了地鐵,中山、惠州也已經在規劃地鐵。灣區的經濟,也是非常看好軌道規劃,帶來經濟的刺激騰飛。再爾,一項數據研究,每增加一條地鐵線路,城市的中心化的程度就降低0.5%。地鐵刺激了城市去中心化,也必將是大灣區發展的必經之路,終將才能一體化!

02.


地鐵帶動各條產業的振興!


一個城市的地鐵能帶動什麼產業興盛起來?地鐵帶動周邊的產業更加聯動性,能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來集群、集聚發展。一個多層次、多方式、相互協調高效的區域軌道交通網絡,將加速區域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移動,引導人才、相關產業經濟要素在整個區域內的優化配置,促進區域產業經濟良性發展。在深圳,地鐵上下蓋的綜合體不少,還有許多的地下空間開發,這些都是圍繞著地鐵推動商業、產業發展。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地鐵軌道網絡的健全通車,能帶動相關產業鏈有近40萬億的價值。比如地鐵沿途線的土地、房產、商業、市政配套投資,增加社會的就業,為地鐵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設備材料供應商造就商機,為城市的居住、教育、消費文化引來商機。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辛傑曾經表示,堅持“軌道+”戰略,構建開放創新、共生共融的“軌道+”生態圈。“形成‘軌道+’模式。也就是說,深圳地鐵在建設的同時,形成很多的運營資源,比如上蓋物業、廣告資源、物業租賃、商業經營、大數據等,將資源開發達到最大化。地鐵對社會資源的發揮利用,可謂是淋漓盡致。地產最直接帶來的產業,首提消費產業。因為有了地鐵,就有人流,然後自然帶動消費。消費一來,自然帶動商業、商圈的活躍,自然給到餐飲行業、電影、文化、旅遊等產業帶來商機。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表示,“地鐵線路的設計應該要考慮到商圈、消費集聚地等。”這充分反映一點是,地鐵拉動消費,很容易會形成龐大的生活商圈。放眼全國,最繁華的商圈、購物中心,都有地鐵聯通。也就是說,最旺的商圈都有地鐵口。深圳的東門商圈、華強北商圈、車公廟商圈、世界之窗商圈、蛇口海上世界商圈、后海灣商圈、海岸城商圈……幾乎每個商圈都有了給力的地鐵站覆蓋。有了地鐵以後,地鐵上蓋的購物中心和商業綜合體比不是地鐵上蓋的有更強大的優勢,以及上下聯通的優越性。這些商圈的發展對於消費產業具有明顯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地鐵也能帶動工業產業的發展。有研究表示,位於較偏站點位置的地鐵軌道的工業區,其工業方面產業增值尤其明顯。這說明,工業產業不一定離地鐵很近,但有地鐵的經過,就形成合力,工業產業的發展也更快。在這裡建議一點,想享受地鐵帶來的“紅利”,得提前布好局。特別是地鐵沒通車的前3年,是最好的佈局時機,要重視地鐵的“拉動效應”和“溢出效應”。縱觀全世界優秀的公交都市,如巴黎、東京、哥本哈根、新加坡、香港、倫敦等,公共交通系統均包含市郊鐵路、市域軌道交通快線、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每種方式均有其合理的功能定位、運能量級、服務特性和客流服務適應性,且各種方式功能互補、高效銜接、全面協同,帶動經濟飛躍。


03.


地鐵周邊的物業價值,

不可小看!


深圳目前地鐵一年載客次達到了16個億人次,這個規模非常龐大,效應非常強。周邊的地鐵物業,價值也是可觀。松崗,10年前房價7000元基本沒人要,但隨著通車的深圳地鐵11號線,松崗、沙井一帶的樓盤價值,坐地而漲價,4萬以上的房子,也在沙井、松崗蹭蹭地增多。布吉的房價,隨著深圳地鐵3號線和5號線開通,帶來是布吉房價的飛躍,布吉也從房價1萬以下,到今天5萬都難以找到比較好的樓盤購買,一些布吉的新房開盤價,在布吉都往6萬的樓價靠。龍華,沒開通4號線之前,龍華舊城大浪、老城一帶,房價基本很低,但今天的龍華鴻榮源壹城中心,6-7萬的房價,周邊的二手房4、5萬也難以買到。6號線,雖然還沒有通車,但光明的房價已經藉助這條地鐵的利好,光明的房價都已經上到了4、5萬。還有深圳最早的地鐵1號線的通車,現在周邊經過的華僑城、香蜜湖、寶中的房價都飛到了10萬+。深圳北站的4號線,拉動了龍華誕生了著名的紅山高樓價片區,水榭春天從開盤的1.8萬飛躍到9萬以上的樓價。金亨利一期、金茂府也已經均突破10萬+。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 圖為房價飛漲的水榭春天

地鐵總停運,但軌道產業機遇頻頻出新

▲ 圖為房價破10萬+的金茂府地鐵帶動相關產業大發展,形成“黃金產業鏈”,各大企業,可要抓住機會了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