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如果你看到一对长期挂着黑眼圈的年轻夫妻,他们微笑中透露着疲倦。那么他们肯定是深夜上演了不可描述事件:

宝宝睡不着,全家齐哄睡(想歪的请自行面壁)

崩溃的妈妈心里想的一定是:这哪里是白天的可爱小天使,就是晚上永远不想睡的小恶魔啊!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为什么宝宝晚上总是哄不睡?因为宝宝有100个理由睡不着,而很多妈妈却只有三种方式应对:奶、抱、摇。久而久之,妈妈们会发现,奶、抱、摇就是三个巨大无比的坑:你哄的是娃,放下的可能是个炸弹哎!

为什么宝宝会一放就醒呢?

▌宝宝的内耳前庭发育滞后

如果你的宝宝一放就醒,那你首先要回想一下你放宝宝到床上时的动作,是不是放下宝宝时是“头先下”?正是这个动作,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内耳前庭敏感的宝宝,遇到这种失衡的感觉,身体就会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醒来。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妈妈放下宝宝时的抱姿不适合

你把宝宝放下时的抱姿是不是这样的: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如果是这样,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我们托腰臀的那只手的动作而刺激,这会激发了宝宝的原始反射,导致宝宝醒来。

另外,如果宝宝浅睡眠中是臀部先着床,那么,宝宝的脊柱被第二次刺激到,宝宝就会醒来扭动身体或大哭。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身体紧张的宝宝,换个睡姿就醒了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会导致他们很难自主入睡。

睡在妈妈的怀抱里,能让身体紧张的宝宝感觉舒服一些。但是,一换到小床上,宝宝的睡姿发生调整,需要自己调整身体的平衡,于是,宝宝就会惊醒过来。

一般随着孩子的发育,满3个月后宝宝的身体会放松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宝宝或包裹着他们,缺乏充足的俯趴、运动、按摩和抚触,他们的身体可能就很难放松,由身体紧张导致的睡眠问题就可能伴随他们很长时间。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触觉和空间感影响宝宝睡眠

我常听到很多妈妈说:「我们家宝宝真厉害,只要我刚准备把他放下来,他就好像提前知道一样,马上醒。」还有一些妈妈说:「宝宝睡觉的时候我都必须得陪着,只要我一走开,宝宝马上就会醒,只有我陪着他才能睡得安稳。」

虽然这两种情况宝宝醒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原因是一样的——触觉和空间感。当我们抱着或近距离的陪着宝宝的时候,宝宝能感觉到我们的体温,以及身体近距离接触而形成具有安全感的小空间。

当我们把宝宝放下或离开宝宝时,触觉较敏感的宝宝能迅速的感觉到妈妈的体温不在了,原本让我感觉安全的空间一下子变的无限大,“无限大的空间”让宝宝感到恐惧。这些细小的改变都足以让宝宝马上惊醒,去找回那个温暖而安全的感觉才能重新入睡。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找到了这此原因,妈妈最关心的问题就有答案了。

宝宝入睡很简单,分7步走


“爸爸妈妈,睡眠是宝宝自己的事”


从宝宝2-3个月大开始,爸爸妈妈就要帮助ta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


每天到了固定时间,就按照步骤采取固定行动。

比如睡前洗澡、换尿片、喂奶后,再让宝宝躺在床上,家长可以加以安抚——哼歌或轻拍宝宝,帮助ta自主入睡。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具体我们分7步走:

1、开始睡觉前,爸爸妈妈先帮宝宝换尿片,或者喂奶,并设置好睡眠环境,比如拉下房间窗帘,房间保持适合宝宝入睡的亮度等;

2、缓慢将有困意的宝宝放回婴儿床,让他的脚靠到底部栏杆,不要将宝宝放在床中间;

3、在宝宝身旁放一个小绵卷,将手放在宝宝胸前,轻轻按住并持续发出“嘘~”声音,还可以摸摸宝宝的眉毛和额头;

4、如果宝宝表现很好,父母在这个时候可以离开房间,在房外观察他的反应;

5、这段时间里宝宝可能会哭闹。注意,不要一哭闹就马上抱起宝宝,可以先观察一小会;

6、如果宝宝一直哭闹,妈妈or爸爸可以再次进入房间,把手放在他身上,并发出“嘘”声安抚他。等宝宝安静下来,再退出房间,或者站在宝宝看不到的地方,安静的观察;

7、反复安抚-退出-观察的步骤,直到宝宝能独自入睡。


宝宝一放下就醒?学好这几步,宝宝自主入睡整夜安眠


不管怎么哄睡,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养成孩子自主入睡的习惯。

时间允许的话,家长可以按照我们以上所说的这些安抚方式,让孩子逐步完成自行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