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

東北王張作霖在歷史上褒貶不一,其個人發展經歷也頗具傳奇色彩,張作霖1875年生於奉天海城市(今遼寧鞍山海城市),父親嗜賭如命最終被賭徒打死,張作霖與哥哥為父報仇後逃走,因無依無靠和母親、妹妹投奔外祖父家,後隨母改嫁,和繼父學了一手獸醫本領。

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在家行小,身材不高,所以常被人成為張老疙瘩或張小個子,據記載張作霖雖身材不高,單精氣神充沛,為某生計做過獸醫、磨過豆腐、打過雜,最後落草為寇加入綠林道,並結識過命兄弟湯二虎、張是非、馮麟閣等人,這群人也就是後期張作霖賴以起家的老班底,在組織保險隊並與其它綹子抗衡時這群弟兄為張作霖鋪平了道路,當然在張作霖在東北稱王后這群兄弟雖然沒有大權在握,但是仍然富貴無窮。

張作霖起家有賴於其岳父支持,張作霖岳父趙佔元是趙家廟的地主,雖然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在當時只要有錢有槍就能在一方稱霸。保險隊的興起是因為當時清朝政府無能,各地土匪橫行,燒殺搶掠,各地為免於匪患暫難而以“眾籌”方式組織出一支隊伍保境安民(當時很多保險隊的紀律還不如土匪,當然也就得不到政府的認可),趙佔元為了維護自身財產並給女婿鋪路,協助張作霖組織了趙家廟保險隊,而張作霖又恰有領導才能,將手下人員訓練的很有紀律性,經過一年的發展遍將勢力範圍擴大到二十幾個村莊,但是在1901年被金壽山勾結俄軍偷襲,無奈轉移至八角臺與張景慧合併,但也就藉此機會成為保險團的團長。

後張作霖在新民拉隊伍受撫在清政府軍隊中任管帶(營長職務),先後在日俄戰爭中效力過俄國和日本,最終在誘殺杜立三事件中立功升為巡防營統領,在剿匪過程中不斷擴編自身實力,特別在追繳蒙匪過程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能夠與當時的總督相抗衡。袁世凱出任民國大總統後,張作霖通過各種關係協調,最終由袁世凱任命為奉天二十七師中將師長,由此也就打開了張作霖稱霸東北的道路,傳言袁世凱在一時興起任命張作霖為師長後反悔,但因時局動盪不敢挑起戰爭而多次給張作霖下絆子,均未成功。

東北王張作霖

在成為師長後,張作霖可謂手握實權,在1916年張作霖手握兵權將當時的總督段芝貴驅離奉天,成為奉天實質上的掌權人,後袁世凱復闢失敗後黎元洪擔任大總統,張作霖通過關係成為奉天省長,成為實質上的掌權人。當時能夠與張作霖抗衡的就是他的結拜兄弟,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但是張作霖手握眾軍又有著複雜的關係網,最終抓住馮德麟與張勳復辟的醜惡行徑一舉擊潰馮德麟,統一了奉天的軍政。

自此之後,張作霖的發展就開始出現喪心病狂的趨勢,為了統一東北並插足內蒙,張作霖多次與日本人合作,利用日本人的實力來實現自身發展,在前幾年的電視劇《少帥》中也能看出張作霖對待日本人的態度,最終張作霖統一東北和內蒙大部,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奉軍也就成為眾多軍閥中的佼佼者,不得不提的是張作霖能夠發跡是因為其治軍有方,在其親身帶兵時的軍紀嚴明,但是在後期發展過程中,奉軍軍紀多混亂不堪,元老派中土匪出身的將領盲目帶兵,導致奉軍的評價劇降。

後張作霖妄圖控制北京爭權,與直係軍閥合作對皖系軍閥發動戰爭,後又與直係軍閥反目,發生兩次直奉戰爭,最終張作霖幾乎一統全國,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1927年,在北京下令絞殺李大釗等多名革命志士,1928年,北伐軍蔣、馮、閻、李對奉系進攻,奉軍全線崩潰,由於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燬,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逝世,享年5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