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對有功將領分別授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他們被人們尊稱為開國將帥。
有關10大元帥、10大將軍,57位上將(包括2位補授中將)的革命歷史與功勳,軍迷們如數家珍,瞭然於胸。實際上透過歷史,我們還可以發現,此次大授銜,不但是人民軍隊走向正規化的一個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認識解放軍、愛戴解放軍、學習解放軍的一個很好推手。
由
此圍繞55年大授銜,便產生了許多民間傳說。其中有一條“抗不授將”的說法,在眾多老一輩軍迷中流傳甚廣。乃至到今天,仍有許多年輕的軍迷受此說法影響,談論起60多年前的大授銜時,將“抗不授將”當作當年評定將軍軍銜的一個硬性標準,口口相傳。
那麼,到底有沒有“抗不授將”的評定標準?方城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種說法純屬誤傳。
為了更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從“抗不授將”的由來講起。
此說法,是指55年評定軍銜時,對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八路、新四軍老戰士,由於他們參加革命的時間相較於那些老紅軍較晚,從軍的資歷尚淺,因而在評定軍銜時,是不能夠授予將軍軍銜的。當然這裡不包括像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嶽這樣的起義將領,這就是軍迷中廣為流傳的“抗不授將”的由來。
這種說法,初看起來頗有一些道理,但如果你仔細查閱開國將軍的履歷,就會發現這種說法純屬誤傳。
在開國將領中,不但有抗戰初期參加革命的,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甚至還有被授予上將、中將軍銜的,如呂正操上將,萬毅中將。如果說呂正操、萬毅有東北軍的背景,是拉著隊伍參加八路軍的,屬於孤證不舉的範圍,那麼再來看方城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查出的8位開國少將,他們都是抗戰爆發後,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的,具體名單如下:
殷希彭、李福澤、李曼村、李震、高存信、傅繼澤、馬衛華、梅嘉生。
以上8位開國少將,都是在“七七事變”後,紅軍於1937年8月25日正式改編為八路軍後,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的,屬於典型的“三八式”老八路。
而且從他們的履歷中可以看到,這8位開國少將與眾多紅軍時期參加革命的開國將領相比,普遍文化程度較高,最高的甚至是大學教授,如殷希彭少將。另外還有李福澤、李震、梅嘉生3位來自名牌大學的學生,以及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高存信。其餘3位李曼村、馬衛華、傅繼澤,也都是師範畢業生或高中在校生。這在文盲遍地的舊中國,他們個個稱得上是知識分子。
這一現象也正好說明當時的中國,已由兩黨的矛盾,轉化為全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正因為他們覺悟高,文化高,抗日信念強,使他們在革命隊伍中如魚得水,進步很快。在抗戰結束前,他們都已是八路軍、新四軍中的旅級幹部,可以稱得上是革命隊伍中的高級幹部。
從他們的籍貫分佈也能夠看出,他們皆來自日寇侵略的重災區。如殷希彭、傅繼澤、馬衛華3位將軍籍貫河北,李福澤、李曼村來自山東,李震籍貫河南,高存信來自遼寧,梅嘉生來自江蘇蘇北。以上諸省,皆是中國抗戰最前沿省份。
而且,他們所屬部隊的區位,都在八年抗戰最危險地區。如殷希彭、高存信、馬衛華屬於晉察冀軍區,李福澤、李曼村、傅繼澤屬於山東抗日根據地,李震屬於晉冀魯豫軍區,梅嘉生則屬於新四軍江北部隊。
戰爭年代,軍人的榮譽是憑藉戰功一點一滴積累的。由於身處抗日戰爭最前線,以上8位開國將軍,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鬥中茁壯成長,因而進步很快。
看看他們在55年大授銜時,身肩的重擔(具體職務自查),你會發現,他們不愧為抗戰時期,數以百萬計參加八路軍、新四軍的傑出代表!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今天我們再回顧老一輩開國將領的光輝歷史,仍然能夠感受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閱讀更多 兵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