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它是长号的小弟,网友:胡说,明明长得不一样

在西洋管弦乐团中,有着众多的成员,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成员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有的成员则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本次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一名在管乐团中有着自己地位的乐器,它叫大管,也就是巴松。关于巴松早期的历史和来源,一直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特别关于现代巴松诞生,德法两派体系一直争论不断。

有人说它是长号的小弟,网友:胡说,明明长得不一样

表演巴松的音乐演奏者

德国知名巴松制造师黑克尔,正在自己的著作《巴松》这样写道,我们认为有这样两种乐器,应该是现代巴松的先行者:一种叫"彭马管",而另一种则是柔声巴松。彭马管在音高以及音域上的成就,作为巴松诞生的一种引导;柔声巴松则提供了关键的"U"型的弯曲的形状和锥形管的思路。虽然柔声巴松被公认为是现代巴松诞生的基石,但"U"型和锥形管并不是柔声巴松的专利。

有人说它是长号的小弟,网友:胡说,明明长得不一样

柔声巴松

其实,在15世纪初期就已经有"U"型乐器的存在了,而且这个形态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在管乐团中也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长号。黑克尔在《巴松》中提到,长号采用"U"型结构,这使得它不仅发声优美,而且造型优雅,这使长号可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各项活动中被使用,而且还和现代巴松享有一个非常相似的音乐特征,它们在低音区都有进行全自然音阶乃至半音音阶演奏的能力。所以也有人说巴松的前身也许就是长号,不过造型上的差异,使得这一说法很快就消逝了。

有人说它是长号的小弟,网友:胡说,明明长得不一样

法格塔木刻图

19世纪早期,是这幅木刻图还没有广泛流传的年代,法格塔一词和其所代表的乐器图片被逐渐分离了,法格塔一词就被巴松的演奏者和历史学家认为是意大利语巴松(fagotto)的词源。《音乐的历史》一书中提到的,因为现代的一些学者在没有见到法格塔结构图,所以这个错误的认知一直没有被改变。

因为整个欧洲没有固定的一种语言,"巴松(bassoon)"一词本身在不同语言中也有不同的名称。为了避免类似的误解出现,以及更方便读者分辨不同名称的来源,总结一下巴松的词源就成为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巴松最重要的来源柔声巴松(dulcian)一词源自拉丁文"dulcis",意思是"甜美",这是对于柔声巴松音色的形容。

有人说它是长号的小弟,网友:胡说,明明长得不一样

巴松

16到18世纪是柔声巴松的鼎盛时期,在那个时段柔声巴松是人们的宠儿,在巴洛克巴松出现后,与之共存的一段时间后,逐渐被巴洛克巴松所取代,慢慢的消逝了。现在柔声巴松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柔声巴松采用了"U"型的折叠结构,它传播到意大利后,有了"柴棒捆"(即fagotto)的名字。后来现代巴松因为采用了类似的结构,这个名字沿用至今,成为了现在意大利语中巴松的名字。

以上就是关于巴松的故事了,大家还想了解点什么,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诉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