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昨天同事麗麗帶著孩子來我們家玩,我和麗麗聊我們的天。兩個孩子一起在那裡拼積木,本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兩個情感交流,而且還幫助他們兩個鍛鍊智力。

沒有想到,麗麗家的孩子一不小心便把積木給弄壞了,這時候,麗麗非常生氣,直接就對著孩子大罵起來:你是笨蛋嗎?你是豬嗎?這麼堅硬的東西你怎麼能弄壞呢?真是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啊。

只見麗麗的孩子低下頭來,眼淚不停的在眼睛裡打轉,看見孩子這個樣子我真的是非常心疼。

我趕緊過去勸說麗麗:就是一個積木而已,本來它的質量也不是特別好,所以不用怪孩子。沒想到麗麗並沒有善罷甘休。

她說:他平時就是這樣子,簡直快笨死了,怎麼會有這樣的兒子!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01、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用消極的後果懲罰他,就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危害

很多家長在平時看到孩子犯錯時,總是會非常的生氣,忍不住破口大罵,甚至會拳打腳踢,這樣對孩子影響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讓他在這種負面環境中出現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果父母長期用這種消極的後果去對待孩子,將會給孩子帶來以下這幾種危害。

1、經常欺騙他人

當孩子犯了錯時,父母總是不會善罷甘休,經常會用激烈的語言來對待自己,孩子是非常討厭這種情況出現的。

所以他們犯錯之後,經常不知道該怎麼樣與父母交流,所以直接用謊言來代替,企圖能夠瞞天過海,把這件事情隱藏下去。

當孩子形成這樣的習慣時,在家裡會欺騙家人,在外面也會欺騙朋友,是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的。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2、心生自卑,懷疑人生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這樣講到,孩子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愛,而不是在工作生活之餘所殘餘的愛。 當父母常常用激烈刺激的語言來對孩子時。孩子,往往會感覺不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慢慢的他們也會在自己的心裡產生懷疑。

“自己是不是就是父母所說的那種人呢?我可能真的是不配當父母的孩子吧。”

當孩子有這樣的心理時,父母就千萬要小心了,這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心理出現了問題,如果不加以引導,孩子可能會因此變得抑鬱,從而走上自殺之路。

常常用這種語言來教育孩子,孩子是很容易出現自卑的心理的,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是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但是,如果想讓孩子有這種性格,父母就必須要用恰當的教育方式才可以。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3、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大家可以想象,當一個人經常用惡劣的態度對待自己時,自己也會心生逆反心理。

由於年齡比較小,他們可能在表面上沒有表達出來,但內心裡已經把那個人恨到了骨子裡,恨不得把他大卸8塊。

所以父母可以想象一下,當自己用暴力的語言對待孩子時,孩子的心理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 接受這種教育環境長大的孩子,叛逆心理會非常嚴重,且不說之後父母還需要孩子養老,只怕是在青少年時期,父母就要被氣的吐血了。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02、利用情感引導,可以幫助更好的教育孩子,父母可以這樣做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經講到,很多孩子心理上的陰影,都是父母在無意間給孩子烙下的。

一些人雖然已經為人父母,但是他們的為人處事的方式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卻達不到做父母的要求。

在父母教育孩子時,要合理的使用情感引導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1、提前告知孩子計劃

小寶曾經有一次在家裡玩遊戲時間過長,從而誤了吃飯時間,但是由於家人沒有告訴她什麼時候開飯,所以當孩子出現延誤吃飯的情況時,其實不能夠怪他。

反之,如果提前告知了孩子幾點吃飯,但是孩子沒有準時吃飯的時候,讓他餓肚子是非常必要的行為,這樣才能夠讓他長記性。

父母要提前告知孩子計劃是什麼樣子,孩子才能夠做出打算。

如果在告訴孩子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後,他依舊沒有完成,父母就應該及時的給予他警告和處分,這時孩子一般會甘願受罰,不會叛逆,也能夠保證他下次不再犯。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2、及時的給予幫助

正如麗麗家孩子出現的這種情況,麗麗首先要做的應該是關心孩子的身體,問他有沒有受到傷害。

其次才應該想應對的措施,而不是直接去責怪孩子。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這個壞的積木也已經好不了了,這個時候應該是及時的解決,想辦法把損失降到更小,而不是抓住這件事情不放。

麗麗這種方法除了讓孩子怨恨父母之外,達不到其他的教育效果。

3、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很多事情往往事出有因,並不是孩子故意弄成這樣子的,如果父母不及時的問清楚原因,就直接謾罵孩子,孩子往往會覺得父母蠻不講理,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詢問孩子為什麼變成這樣的原因,從而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在傾聽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從而讓父母對症下藥。

很多事情都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法,但是由於父母心情過於激動,往往會採取最不利於孩子的教育方式。

這樣子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很多人都是第1次做父母,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時候父母要需要及時的改正。

孩子犯錯,請勿用“消極後果”作為懲罰,娃需要父母用心引導

不能因為維護父母的威嚴,就一直這樣錯誤的犯下去。

要知道,即使孩子年齡比較小,但是他們依然需要心理的安慰,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需要情感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減少犯錯的機會。

如果父母一直用怒罵孩子解決問題,恐怕孩子犯錯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甚至在長大之後會因此鋃鐺入獄,這時候,父母恐怕腸子悔青都沒有用了。這個世界上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得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