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體能量的觀念,才是養生的入門

建立人體能量的觀念,才是養生的入門

在一般人認為養生與營養是一回事,認為養生就是補,身體不好是營養不足,於是就產生了各種各樣、名目繁多、價格昂貴的營養品、保健品。筆者認為現代人豐衣足食只要身體暢通,各臟腑功能正常,正常吃飯就足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無需額外進補。過度的補充營養只能是給身體增加負擔,消耗身體能量,越補對身體越沒有好處。其原因就是沒有建立了人體能量的觀念。

人體的構成


談到養生必須弄通人體的組成,宇宙間所有的東西概括起來就是三種:物質、能量、信息,就是由這三種東西組成了世間的萬事萬物,這也符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具體到人體也是由物質和能量組成的,人體不僅僅是肉眼所看到的肉體本身,是由有形肉體物質和無形能量所組成。這也符合中國最古老的陰陽理論,陽就是有形的肉體,陰就是無形的能量,世間萬物只有陰陽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東西,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只有物質和能量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人。大家可能還要問:那麼人體組成有沒有信息呢?這個問題就和人有沒有靈魂的問題一樣,臺灣大學曾仕強教授有過解釋:請反問自己一句"你有沒有靈魂呢?"這裡就不多說明了。

建立人體能量的觀念,才是養生的入門

能量的來源


那麼人體能量的來源又是怎樣的呢?人體能量的來源又可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就是人體從受精卵開始發育,逐漸成人形到十月分娩,可見人體的先天能量是來源於父母,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元氣。後天就是人離開母體後第一聲啼哭,肺裡吸入空氣,開始呼吸,吸收空氣中養分,循環全身。再者就是從五穀雜糧中吸收的養分,通過血液循環供身體各部位營養,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人體呼吸進去的空氣和吃進去的食物在體內就存在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食物、空氣、水在體內經過混化、異化就產生了精華的能量和廢棄的物質,就是中醫講清升濁降的過程。清的精華的能量向上走,廢物下行排出體外。人體的這兩種能量來源比較好理解,但另一種能量的來源一般人認識不到,就是人體從虛空中獲取的能量,舉個例子:人體在睏乏的時候睡一晚上覺,體力和精力又得到了恢復,就是人在睡眠狀態下全身是放鬆的,思想意識也放鬆,在這種身心靈的放鬆狀態下虛空中的能量(宇宙能量)就往你的身體裡貫注,所以你體內的能量得到了補充,體力精力就恢復了。這裡放鬆是關鍵,所以所有的練功功法無一不要求放鬆的,站樁打坐是一種有為的放鬆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補充身體能量的方法。再者人體能量的補充與流失,還與人的意識情緒有關,這裡就不再多說,留以後專門論述。

接下來說一下,人體內的能量到底對人起什麼作用呢?古語有講"人活一口氣"。古代人叫氣,現代人叫能量,人的整個生命過程實際就是一個能量的補充與流失的過程,當人最後的一點能量都耗散以後,生命就結束了。人身體內的一切機能都是靠能量來維護支撐,包括消化吸收,呼吸,血液循環,免疫,各種器官贓腑的正常功能,體溫,思維意識,體力精力,精神等等,這些一切的一切活動都得靠人體能量來完成。

建立人體能量的觀念,才是養生的入門

人體內部能量運行規律


那麼,能量在人體內又是如何運行的呢?人體最基本的單位是細胞,人體細胞是人體的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約由40萬億—60萬億個細胞組成,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開合運動,同時釋放和吸收能量,細胞釋放出來的能量就需要空間存儲,所以人體內的能量存在於人體的空間之中。河北省正定縣三辰康復理療院院長郭志辰博士經過多年的中醫實踐和人體修煉創立了《人體空間醫學》理論,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醫學體系,對能量在人體內的運行規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在傳統中醫基礎上發現了人體的外焦空間,即上焦、中焦、下焦和外焦四大空間,即人體內部能量運行的"四大空間"。人體空間是能量調節的場地,細胞的物質運動、能量輻射與人體空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聯。只有場地純淨,能量流通順暢,人體生理功能才能迴歸正常,人的生命活動才會迴歸自然。

人體內部能量與外界進行交換的"八大通道"即人體有八大通道。在體內則起到能量上通下達的作用;在外則與自然界進行著能量的交替和更換。因此,人體的變化,時刻都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

人體的四大內向通道是三焦能量通向四肢的通路。上為左右肩窩下凹陷處的空間,是能量達於上肢的通道;左右腹股溝內側凹陷處的空間,是能量達於下肢的通道。人體的四大外向通道是人體內部能量與外界互通的渠道,是疏出外焦能量的通路。上為左右肩胛骨縫;下為兩胯骨骨縫。

並發現了人體內部能量運行的根本之道:公轉。公轉是人體空間能量運行的路線,就是任、督二脈的運行。公轉是人體之大道,人體一切細胞輻射的能量物質,均通過公轉做調整。公轉暢通是養生和治療人體疾病的根本點、出發點和歸宿。

同時還研究發現了人體五臟能量運行的規律,與中醫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不謀而合。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從腎開始說起,腎屬水,腎處於最下面的位置,腎輻射出來的能量要上行,首先被脾阻擋,叫脾克腎(土克水),腎的能量只能從右側上行撞擊肝,是腎生肝(水生木)。肝的能量欲上行被肺阻擋,是肺克肝(金克木),那麼肝的能量只能過來撞擊心,是肝生心(木生火)。心還阻擋肺部能量的下行,是心克肺(火克金),心臟能量只能過來撞擊脾,心生脾(火生土)。脾的能量向右行被肝阻擋,是肝克脾(木克土),脾的能量只有向上撞擊肺,脾生肺(土生金)。肺部的能量從前面不能下行,只能越肩而過,從背部下行撞擊腎,是肺生腎(金生水)。這就是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能量運行的線路和規律。

建立人體能量的觀念,才是養生的入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