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佳佳跟我说,真想好好学习中医,这样就能够好好照顾孩子,孩子就不会经常生病了,无奈养娃日子,经常一地鸡毛,每天都很累,很难静下来看书。


在佳佳眼里,中医很复杂,很深奥,需要花好多时间才能学好,什么阴阳五行、什么寒热虚实、什么气血津液等等,需要花很多功夫才能学好。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其实,是我们误解了中医,我们不是要学富五车之后,才能用中医养孩子,只要略之一二,放在生活里,就能养出好体质娃。


孩子能够迅速生长发育,在中医看来,是“阳气”在发挥作用,养孩子关键是在“护阳”,而现在流行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的“阳气”时常被“寒气”攻击,所以鼻炎、过敏体质、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在增加,在中医看来,很多孩子背后是阳气被寒气所伤。


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个“寒气”的概念,在生活中做到“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能养出好体质孩子,就这么简单!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寒气,除了外界寒气对孩子健康影响外,我们最容易忽略就是食物带给我们的“寒气”!


关于食物,中医有四个字特别关键,叫“生、冷、寒、凉”,带有这样属性的食物,就容易给身体带来“寒气”。


我们仔细说下这四个字:

“生”指还没有煮过的食物,比如生吃水果、生吃青菜。


“冷”指温度比较低的食物,一般是低于人体温度,比如冷饮、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酸奶。


“寒”是食物的性,中医特别有的名词,比如螃蟹、西瓜就是“性寒”,给身体带来营养的同时,也会带来寒气。


“寒性”没有好坏之说,如果体内有实热,就需要“寒性”食物来平衡,对于健康的小朋友来说,偶尔吃点“寒性”食物可以调整身体阴阳,如果食用过量,则“寒气”会损伤“阳气”。


对于体质偏寒,阳气不足的孩子,本身体内就“寒气”过量,就不要再人为增加“寒气”,导致体质变差。


“冷”也是食物的性,比“寒性”的等级弱了一级,道理同上。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下,生冷寒凉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寒气”,孩子脾胃娇嫩,体内的阳气如初生的幼苗,很容易被寒气损伤,所以生冷的水果要适量吃,冷饮尽量不吃。


备注:遇到很多周岁内宝宝的水果量超标太严重,导致孩子脾胃受伤爱生病。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寒性的食物,特别是“大寒”的食物,一定要慎重吃,吃时候要考虑孩子的体质和食用量,掂量下体内的阳气是否有足够能量把“寒气”化掉。


凉性的食物,在健康时候可以适量吃,最好选择当地当季的食材,来平衡体内阴阳,如果是偏体寒的孩子,就要少吃。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中医会说“不要吃生冷寒凉食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这个医嘱,因为生病时,孩子的阳气不足,没有能力化掉“寒气”,生冷寒凉食物会加重孩子的病情。


当我们能够理智对待“生冷寒凉”食物时,孩子的脾胃就会受到保护,抵抗力就不会变弱,生病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如果要增强孩子体质,关键还要做到迎接“阳气”,阳气在《黄帝内经》里被捧为至高位置,说它就像天上的太阳,如果没有了太阳,生命将不复存在。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强阳气呢?


一、多到大自然中运动、晒太阳

这个列为第一条,是增强阳气最最重要的方法,很多孩子阳气不足,就是太缺乏在大自然里奔跑、玩土、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了,呆在房间里的时间太多了(疫情特殊期除外),如果我们把户外活动当做育儿的头条,日积月累在阳光的沐浴下,孩子会变得强壮。

拒绝寒气,迎接阳气,就这么简单!

二、喜则生阳

孩子的情绪真是千变万化,而我们生活中也时常面临着各种压力,但不论生活如何折磨我们,每天依旧要去看看孩子是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很开心的玩耍、开心的学习、开心的劳动、开心的沟通,喜则生阳,无忧快乐的童年会给孩子身体带来一股阳气,如果孩子老是处于不开心状态,不是孩子错了,是我们要反省,因为孩子状态只是我们生活状态、情绪状态的体现。


三、捏脊

对于体质偏寒的的孩子,春夏是养阳气的黄金期,所以晨起捏脊很重要,在孩子没有生病和热证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上捏脊来促进阳气升发、活跃气血、增强体质。


拒绝寒气,

迎接阳气,

养出好体质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