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靓的干炒牛河!老师傅这勺子,一颠就是几十年

在小区附近的城中村,有个大排档,掌勺的是个老师傅,五十多岁了,人看着还很干练。大排档没有请帮工,老师傅的老伴和儿媳妇负责帮厨,洗碗和招呼客人。典型的小家族生意,小小的档口,养活了一家人。

档口开了很多年,生意一直火爆,因为老师傅有三个绝活儿:

干炒牛河

绝味鸡煲

支竹牛腩煲

这个三个菜品是必点的,特别是干炒牛河,很多人大老远赶过来,就是为了能吃上一口老师傅的干炒牛河。听说老师傅以前是在香港一家茶楼做大厨的,这一手干炒牛河从年轻时的茶楼一路炒到现在大排档。


上靓的干炒牛河!老师傅这勺子,一颠就是几十年


干炒牛河的核心秘诀在于【火候】的把握,干炒牛河必须猛火快炒。既要炒匀,又不能炒得太快,不然粉会碎掉。油的分量必须准确控制,不然太腻不好吃。因此干炒牛河被认为是考验广东厨师炒菜技术的试金石,如同蛋炒饭,可以测试厨师的基本功。

我个人认为能把青菜炒好的师傅一定是好师傅。手撕包菜和干炒牛河是一样的原理,精妙之处在于火候的把握,良好的火候控制会让翻炒的食物充满镬气的香味。镬气是油脂燃烧的结果。镬气和烧烤的香味是有所区别的,烧烤的香味往往带着一丝丝烧焦的肉香在里面,没吃的时候就能闻到,但是镬气并非烧焦的香味,是要入口之后才能感受到的香味。

关于火候的把握,是没办法传授,也是没办法速成的。这些功夫是长年累月颠勺翻炒,已经被记录在老师傅的肌肉记忆里面的。老师傅一定不记得自己炒了多少锅干炒牛河,但是他的肌肉会深刻记得每一次翻炒的速度和时间间隔。

这个东西就像为人处世一样,不是我们看几本书,多听几节课就能提升的。它会伴随着人的思考记录在我们日常的每一个反应里面。所以像何炅、汪涵在节目中那种机智的救场,并非是脑子活就足够了的,一定融入骨子里的反应。

老师傅的档口只有四张桌子,去迟了就没座位了,只能等。打包的人也很多,但是都要排队。很多人问,为什么不多摆几张桌子?

答案是,忙不过来,再多一张桌子老师傅就顾不过来了。有一段时间他们也试图多摆几张桌子,但是食客们等太久,怨气很大,反而伤客,后来又把新增的桌子撤掉了。

老师傅的儿子是个司机,长期跑长途运输,司机这个群体好赌,他儿子也沾上赌习,一直没钱补贴家用,反而是老师傅会偶尔补贴他的赌债。他儿子偶尔会来档口帮忙做做菜,但是干炒牛河这个菜品一定是老师傅亲自下厨。他儿子炒不出那个味道,他也能炒,但是炒出来的和普通炒粉一个味儿。

所以,这种生意最多也只能做到这么大了。独门手艺,全靠技艺,好在技法精湛,坏也坏在没办法标准化,没办法传授。

他儿子能炒出他那样的炒牛河吗?能!一定能!但是他可能需要炒上几年的时间。他若能忍得住大排档的油烟和无聊,磨炼上个几年,他也能成。

为什么肯德基和麦当劳去哪吃都一个味儿?因为人家一切都标准化了,从工具,到流程,到配料,到食材,一切的一切都是标准化作业,傻逼去了都能做出一样的味道来。所以人家可以不断开分店,开加盟店,他们的赚钱模式就是复制粘贴,复制粘贴……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老外在经营管理上确实有一套。西方发展的历程中十分讲究群体经营和流程精细化管理,而中国人讲究个人修为,所以传统手艺里有很多的好东西,但是无奈都修在个人身上了,很难代代相传下去。有些技艺,在古代是有很高门槛的,传男不传女,又或者只传入室弟子,师傅在传艺前还会对弟子的人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很多人都熬不过这段时间的。再且,古代手艺人多数是为了一口饭,师傅带徒弟都会留一手,留着留着东西就丢了。

老师傅闲时,会抽一根烟,喝一壶茶,歇一歇,眼神里看不清是什么思绪。

我有时候会想,他是不是腻了,颠勺颠了几十年,一道炒牛河炒了千万遍。

他是不是也想过放下手中的锅,去做点别的。

他会不会也像我们这样,从事一个行业久了,由开始的喜欢热衷,到后来厌倦,但是又迫于生计不得不坚持。

没有答案。

就像我做互联网一样,我会不会有一天也厌倦这些个屏幕和键盘,等我腰肌都劳损了,我会不会想换个行业,但是又迫于生计不得不继续。

我现在,暂时,没有答案。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