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前言: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李白


義熙十三年(417年)卒(劉穆之)。帝(劉裕)在長安,本欲頓駕關中,經略趙、魏,聞問驚慟,哀惋者數日。以根本虛,乃馳還彭城 —摘自《南史劉穆之傳》

劉穆之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死訊能讓氣吞萬里如何的劉裕“聞問驚慟,哀惋者數日”,不顧三秦父老苦苦哀求,放棄北伐回軍馳援呢?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劉裕滅後秦,收復長安,聞聽劉穆之卒,迅速回軍彭城

01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名稱:劉穆之

表字:道和

祖籍:東莞莒人(山東莒縣)

戶口地:京口(江蘇鎮江)

特點:家貧,嗜酒食,不修拘檢。

從這份簡歷上,可以看出劉穆之年輕的時候,“家貧誕節,嗜酒食,不修拘檢。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見辱,不以為恥”(南史),而他自己偏偏喜歡飲酒,又不拘小節,所以總是到小舅子家裡去蹭吃蹭喝,蹭的多了,也不以為恥。

這個時候的劉穆之應該怎麼形容呢?就是個無賴,明明家裡窮(飯都吃不飽),還喜歡喝酒,喜歡美食,這不是敗家嗎?還一直往小舅子家裡蹭吃喝,多次被侮辱還不以為恥,臉皮真厚啊。

劉穆之的妻子是江氏,深明大義,對丈夫的這種行為也看不下去了,已經出嫁,成家立業了,哪裡有丈夫一直跑自己哥哥家裡吃飯的道理啊,這不是吃軟飯嗎?丟不起這人啊,所以就一直數落劉穆之,讓他別去小舅子家了,可是劉穆之臉皮也夠厚,居然不以為意,繼續去小舅子家裡蹭吃蹭喝。

小舅子顧忌到是親戚關係,所以每次也隱忍不發,可是一次、兩次可以,哪裡能一次次容忍呢?這一次就出事了,劉穆之像往常一樣去小舅子家裡吃飯,可能吃的太飽了,所以吃完以後就向小舅子要檳郎吃,南北朝的時候,檳郎是用來待客的,也有消食的作用,本意是想說,來道飯後水果,消消食吧。

沒想到這次小舅子可不像以前那樣好說話了,笑話劉穆之:“檳郎是用來消食的,你一直餓著(指劉穆之家窮,吃不飽飯),用檳郎幹什麼啊。”(小子,你天天來白吃白喝,忍你很久了)

江氏就把頭髮剪斷了,拿到集市上賣了,把賣的錢給自己的兄弟,讓他們買東西給劉穆之吃喝,從此,江氏面對劉穆之也不梳妝打扮了。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劉穆之讀書不輟,通覽廣博

面對這樣的賢妻,劉穆之臉皮再厚,臉皮也是發紅,當年樂羊求學不成回家,妻子斷布勵志的故事猶如在耳,一個大男人,靠自己媳婦賣頭髮吃飯,太丟人了,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以後劉穆之發憤圖強,讀書不輟,通覽廣博,慢慢地在當地小有名氣,為琅琊府主簿(文書)。

馬洛斯需求理論認為:尊重是人的社會需求。通過劉裕早年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就要自重,只有自尊自愛,自強不息的人,才能最終得到成功,年輕的劉穆之不知羞恥,不以蹭食為恥,幸得賢妻點醒,迷途知返,開始奮發圖強。

02時來運轉

事實證明,經過二十多年的準備,劉穆之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機遇,這一年他也已經年過不惑。

404年,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收復健康,剛剛成立幕府,人才奇缺,於是史書上有了這樣一段伯樂尋千里馬的精彩記錄。

及高祖克京城,問何無忌曰:“急須一府主簿,何由得之?”無忌曰:“無過劉道民。”即馳信召焉。高祖謂之曰:“我始舉大義,方造艱難,須一軍吏甚急,卿謂誰堪其選?”穆之曰:“貴府始建,軍吏實須其才,倉卒之際,當略無見逾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濟矣。”即於坐受署。—摘自《資治通鑑》晉紀

這個記載有三層意思: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

一劉裕先問的是何無忌,“我這裡急缺一個主簿,你有合適的人選嗎?”(剛性需求),何無忌是劉牢之的的外甥,劉牢之是劉裕的老上級,對劉裕有提拔之恩,所以,何無忌是劉裕的親信。

何無忌回答說:“沒有比劉穆之更合適的人選了。”

在合適的時機(幕府人才緊缺),對合適的人(劉裕是一代雄主,知人善任),說出最合適的話(無過劉道民),可以說,何無忌用完美的回答完成了這次舉薦,為劉穆之贏得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轉機。

二作為南朝第一帝的劉裕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所以舉薦以後,還會有一場面試,才會有“即馳信召焉”,即刻命令信使飛馳前去徵召,可見求賢若渴之心。

面試官劉裕開始出題了:“如今我舉大義(指討伐桓玄),剛開始困難很多,你覺得誰能勝任。”

劉裕的問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這剛開始困難很多,但是我佔著大義(古代知識分子很講究這個),介紹自己這邊的情況,最後再問“我這正缺一個你這樣的人才,你願意跟著我一塊幹嗎?”

面對劉裕拋來的橄欖枝,作為考生的劉穆之,回答很重要,因為他必須想清楚,到底跟不跟劉裕,這就很考驗劉穆之對當時大局的把握能力,以及看人的本事(劉裕這個老闆到底怎麼樣?),這關乎自己以後的身家性命。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劉穆之,二十多年書卷侵染,見識眼界已經今非昔比

這時候的劉穆之已經44歲,不是當時那個蹭吃蹭喝的無賴了,二十多年書卷侵染,見識眼界已經今非昔比,二十多年的人生起伏,等的就是這一天啊!

他的回答更是乾脆利落:“您的幕府剛剛創建,正需要有真材實料的人,

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了。”

不僅一語道破劉裕的心思,而且還做了自我推薦,展現了自己的自信,回答堪稱完美

三劉裕聽到答案以後,很高興地說:“您能來屈尊,我的大事能成了。”這就是折節下士了,不僅體現了劉裕用人的胸襟,而且也體現了老闆用人的高明,歷代公司的老闆,如劉邦、曹操、李世民、朱棣等都喜歡稱讚下屬。

就這樣,劉穆之完成了人生的重大改變,從原來的縣主簿到現在總理秘書,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蛻變,終於魚躍龍門,事實證明,劉穆之的眼光非常準,劉裕就是自己的伯樂。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可是當伯樂來的時候,自己是不是千里馬呢?沒有深厚的積累,沒有世事的磨練,劉穆之能抓住這次機會嗎?所以,不要抱怨,不要灰心,永遠相信世間以後伯樂,自己要先變成千裡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現在開始,磨鍊自我,超越自我,成功從來不會不到,只會遲到。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劉穆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為劉裕北伐提供了條件

03殫精竭慮

老闆跟對了,平臺也有了,劉穆之這匹千里馬開始展現出自己非凡的能力。

“時晉綱寬弛,威禁不行,小民窮蹙,自無立所。重以司馬元顯政令違舛,桓玄科條繁密。穆之斟酌時宜,隨方矯正,不盈旬日,風俗頓改。”—摘自《資治通鑑》晉紀

當時的東晉公司可以說綱紀不立、法令不行、矛盾尖銳,面對這樣的情況,劉穆之隨時矯正,不到20多天,整個世風都變了,這就是厚積薄發,沒有琅琊府小吏的經歷,怎麼可能做好呢?

穆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賓客輻湊,求訴百端,內外諮稟,盈階滿室。目覽詞訟,手答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又言談賞笑,彌日亙時,未嘗倦苦。-《南史劉穆之傳》

此後,劉穆之的才能更加得到充分的發揮,劉裕征戰在外,劉穆之在內總理諸事,來找他辦理政事的人,盈階滿室,劉穆之在辦公室裡面處理,手裡拿著公文,眼睛看著條陳,一邊走一邊聽,各種不相干的事物決斷如流,處理得都很好。

正如當時他自薦時說的一樣,劉裕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千里馬,劉裕主外,劉穆之掌內,兩人相互扶持,才有了後來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北伐。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劉裕北伐成功,多賴穆之總理後方諸事

通過劉穆之的故事,說明在人生道路上,你的每一份經歷,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是在為你的成功做積累,所以不要遲疑,不要抱怨,從現在開始,為日後的成功做準備。

"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摘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0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每嘆憶之,曰:“穆之不死,當助我理天下。可謂‘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光祿大夫範泰對曰:“聖主在上,英彥滿朝,穆之雖功著艱難,未容便關興毀。”帝笑曰:“卿不聞驥騄乎,貴日致千里耳。”帝后復曰:“穆之死,人輕易我。”其見思如此。—摘自《南史》

劉穆之,作為一個員工,能讓南朝一帝的劉裕說出:“劉穆之死後,別人都輕視我。”可見劉穆之的工作有多出色,劉裕對劉穆之的信任有多深厚。

現在的員工總是在抱怨老闆,而老闆又總是在抱怨員工,到底怎麼回事呢?或許從劉裕和劉穆之的故事裡能得到啟發,作為老闆要做到用人不疑,知人善任;作為員工要做到真才實學,恪盡職守;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值得我們深思。

南朝第一卿相劉穆之的奮鬥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李白

後記:

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不少小夥伴都苦惱:人生已經三十而立,卻一無所成。不免焦慮浮躁。

劉穆之,從一個無賴到小吏,從一個小吏到劉宋第一卿相,他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是文欣雕龍,您的關注、轉發和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