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哈爾濱的境外輸入轉為本土傳播的病例中,傳播人數已達50!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是的,新冠病毒在哈爾濱又撕開了一道口子:所有社區、寫字樓、商業場所再度封閉管控,學生開學無限期延遲。

真可謂“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更可怕的是,因為哈爾濱的本土傳染源,傳染鏈延長到了撫順和大連,讓遼寧上下風聲鶴唳。

追根溯源,在這個“1傳50”的超級傳播病例中,有三個關鍵人物:韓某、郭某明和陳某。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韓某是境外歸國人員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是此次超級傳播的病毒源頭;

郭某明是此次疫情從境外輸入變為本土傳播的源頭,他頻繁聚眾吃喝,故意謊報病情、行動路線、密切接觸人員等信息,猶如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陳某則是醫院交叉感染的始作俑者,傳染數十位醫護人員和病友,殺傷力極大。

其實,如果當初對韓某進行“集中隔離”,如果郭某明不自我放飛出門聚餐,如果醫院對住院病人進行嚴格篩查、嚴格隔離,首診責任不流於形式,“超級傳播”就不會出現。

甚至,這三個“如果”中,只要有任何一個成立,哈爾濱的疫情都不會反撲得如此厲害。

可惜,沒有如果。

儘管因防控不力,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已於4月17日下午,向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做出書面檢討,包括副市長在內的18人已被追責,但嚴重後果已不可逆。

上天正在懲罰那些認為疫情已經過去而放鬆警惕、心存僥倖的人。

心存僥倖,必然不幸,因為僥倖是一切不幸的開始。


01

僥倖心理可能讓天災變為人禍


還記得上世紀之初,震驚世界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嗎?

1908年4月15日,有“永不沉沒巨輪”美譽的泰坦尼克號,處女航中就因撞擊冰山而沉沒。

災難導致了1517人死亡,僅尋回333具罹難者遺體,其餘的,則永遠沉睡在了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直至今日。

雖然,航行當天因天氣原因能見度不好,但這場悲劇本可以不那麼慘烈:

船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本可以多做一些水下測試,發現船體鋼材在遇冷時,會由韌性變為脆性,進而改變遊輪航線,避免悲劇;

泰坦尼克號設的計師們,本可以把救生艇數量翻一倍,這樣災難來臨時,就可以救更多的人;

遊輪的二副,本可以不把船上唯一一副雙筒觀測望遠鏡鎖在櫃子裡的,這樣,即使他沒上船,瞭望員也能用它更為精準地觀測出前方的情況……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現在說這些“本可以”於事無補。

當每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環節,因為心存僥倖而被忽視甚至隱瞞時,不幸便緊隨其後,讓你無處可逃。

其實,在我們舉全國之力抗“疫”的這些天,心存僥倖而產生的教訓比比皆是:

晉江“毒王”張某某,從武漢返鄉後未居家隔離,依然參加千人婚宴,致使鎮上3000多人被隔離;

鄭州“毒王”郭某鵬,在國內三令五申號召“家裡蹲”時,一週內全球飛行2萬公里,橫跨多個疫情國家,回國後,還刻意隱瞞境外行程,導致整個鄭州再次陷入危險……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這些人,總覺得“只有一萬,沒有萬一”,在追求極度利己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心存僥倖,最終把自己和身邊的人,推向了萬丈深淵。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只有意識到心存僥倖的危險,才能防微杜漸,尊重規則,真正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畢竟,沒有人希望每一次成長,都是血淋淋的代價換來的。


02

僥倖心理源於缺乏敬畏

眾所周知,這一次,發達國家集體遭遇了防疫“滑鐵盧”。

截至4月20日10時01分,海外累計確診病例超230萬,其中美國累計確診近76萬,英國累計確診12萬,法國累計確診15萬,德國累計確診14萬……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其實,中國給世界爭取了2個月的“窗口期”,他們明明可以提前準備,防止疫情蔓延的啊!

然而,這寶貴的時間,卻因為他們缺乏對自然和科學的敬畏,白白浪費了!

他們說,病毒和種族有關係: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他們說,“這就是一場普通的流感”,鼓勵大家外出聚餐,並拒絕傳染病專家提出的專業建議: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在被證實戴口罩和減少聚集有助於預防病毒傳染後,他們仍然拒絕戴口罩,依舊派對狂歡: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

這種種族上、制度上的優越和傲慢,使他們心存僥倖:


不願直面病毒的傳播規律,不願正視中國抗疫方法的可取之處,相信自己被“上帝所偏愛”,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黑格爾曾經說過,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類似這樣缺乏敬畏的代價並不少見:

公安部發布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酒駕、醉駕90.1萬起,因酒駕、醉駕導致死亡交通事故1525起,造成1674人死亡;

重慶公交墜江事件,乘客劉某因坐過站想讓司機停車,被拒後撕扯司機導致車輛失控,最終車上乘客無一生還;

俄羅斯一起空難,機長違規讓兒子進入駕駛艙,他以為飛機進入了自動駕駛模式,結果因為小孩過於興奮,手一直沒有離開過操縱桿,自動駕駛模式被解除了。


最終,飛機撞上高山,7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倖免……

明代學者方孝孺曾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

只有拋棄僥倖,常懷敬畏之心,才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意外。

因為,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03

小心謹慎才是杜絕不幸的良方

心理學上有一個“墨菲定律”,就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不管可能性多小,它總會發生。

換句話說,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心裡的那些僥倖,都不過是還未發生的不幸而已。

因此,杜絕不幸,只能小心謹慎,別無他法。

正如古人有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先說幾個最近的新聞。

與俄羅斯接壤的綏芬河口岸,因大規模湧入境外人員,病例數持續增加,不得不再度封城,並就地啟用方艙醫院: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因為非洲籍人員病例增多,廣州開始出現本土感染者。


檢測4553名非洲籍人員後,發現111名人士被確診,其中19名為境外輸入,其他都是聚集性病例!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4月13日,從俄羅斯飛抵上海的SU208航班上,204人中,有60人確診。


而且據航班乘客爆料,都這個時候了,

在飛機落地前,俄航沒有做任何體溫檢測,竟然還正常供應飛機餐,讓一堆人在封閉空間裡吃飯!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這些來勢洶洶的數字提醒我們,疫情遠未結束,我們正在面對新挑戰!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然而,很多人的僥倖心理又開始作祟了。

4月18日,“貴州市黔靈山公園恢復開放擠滿遊客”的新聞上了熱搜,整個公園就是人從眾,距離間隔別說保持1米了,說摩肩擦踵都不為過,而且有人不戴口罩!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此前清明小長假,黃山景區推出免門票政策,結果人滿為患,單日旅遊人數破2萬,景區被迫封閉: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深圳夜場酒吧恢復開放後,每天生意火爆,在極度密閉的空間裡,聚餐蹦迪一條龍,口罩成了裝飾品……


疫情反撲,哈爾濱毒王“1傳50”:鍾南山院士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各位,疫情還沒有結束啊!

統計學原理告訴我們,生活中的“黑天鵝”事件無處不在,即使你做好了99.9%的準備,但那0.1%的可能,依然能把你的努力全部白費。

如果你還主動去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那壞事發生的概率就會成百上千的增加。

如今,防疫形勢依舊嚴峻,誰都有可能是哪個0.1%的倒黴蛋;如果疏忽大意,那你就會離那個倒黴蛋越來越近。

《道德經》裡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所以,老天從不會特別眷顧某個人,只會讓心存僥倖的人,得到屬於他的不幸。


04


今年五一小長假,從3天變成了5天,網上已有不少人開始謀劃,準備徹底釋放自己那顆嚮往自由、塵封已久的心靈。

對此,李蘭娟院士特地提醒:“大家應該利用這個節日好好休息,也可以適當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但還是要避免人群太多的匯聚,關鍵的還是要做好疫情輸入、反彈(防控)的工作。”

新冠病毒很狡猾,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放飛自我,千萬別再讓病毒鑽了空子。

當我們心存僥倖時,想一想為了這次疫情付出的各行各業一線工作者們,想一想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想一想過去兩個月的至暗時刻,想一想如今的春光明媚。

不要讓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因為心存僥倖而付諸東流!

所以,再等一等,再熬一熬吧,放鬆心情但不放鬆警惕,小心謹慎才是杜絕疫情傳播的終極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