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说起唐朝的诗人,除了李白杜甫,脑袋里初夏的下一个名字当归非杜牧莫属。读过杜牧的诗的人都知道他的诗读起来率真直赋,豪迈俊健,不拖泥带水。他极擅长寓理于诗,表达自己的政治见闻和人生感悟。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在唐代众多诗人当中,杜牧是其中屈指可数的、曾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当然这些与他的家庭背景、个人的才能以及社会环境都是密不可分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牧的一生,去了解他的人生起伏。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1、 优渥的家庭连生变故,生性聪慧的杜牧敏感于家中变故,自谋出路,积极研究政治军事,在少年时期就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并且早期仕途顺畅

杜牧于803年生于京兆万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地区。他的家庭世代为官,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政治觉悟。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是唐玄宗时期驻扎边塞的著名将领,同时极善文学。再到他的祖父杜佑,先后出任唐德宗、唐顺宗和唐宪宗三朝宰相,一生勤勉好学、博览古今、满腹经纶,是中唐时期十分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受到世人的敬仰和尊重。最后到杜牧的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可以说杜牧的家庭背景十分强大。这对他自幼形成的政治观念有很重大的影响。

虽然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是一系列的变故使得杜牧在中途掉队。十岁那年,祖父杜佑因病去世,一时间杜家地位一落千丈。再到十五岁那年,体弱多病的父亲也撒手人寰,而作为季子、生前又未任重要官职的杜从郁只留下了一些屋社作为遗产。父亲去世后,杜牧和弟弟因年幼,不善管理家务,生计不裕,奴婢尽散。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天性敏感聪慧的杜牧意识到今非昔比,开始积极地自谋出路。由于自幼便开始诵读诸子百家之书,听闻祖父与父亲谈论政治时事,他对政治军事都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和觉悟。于是他在读书之余自己研究孙子兵法,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写了很多篇注解。特别是有一次他平定俘虏的计策还被李德裕采用,并且使他获得成功。这对十几岁的少年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认可和激励。其实这个时候的杜牧的人生理想是当一个政治家而非文人。

长庆二年,二十岁的杜牧已经精通经史,熟络兵法。并且尤其重视自己在政治军事上的造诣。三年后,唐敬宗即位,年仅十六岁的敬宗荒淫无度,无心政事,二十三岁的杜牧担心长此以往朝堂必定会陷入混乱,甚至引起国家动荡不安,借秦始皇昏庸残暴导致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朝最终走向灭亡的的故事向国家的统治者发出危机警告。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杜牧醉心政事,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正是这样一首《阿房宫赋》,使得杜牧的名气大增,作品开始流传。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大和二年,二十六岁的杜牧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从万千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进士。随后在同年通过第二次考试取得官职,在京城做了几年的打杂工作。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听闻杜牧的才气,就征召他来扬州做幕僚,工作内容简单,生活十分清闲。这也是他这个时期的诗歌写作风格也比较飘逸的重要原因。正如那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当年在扬州的生活想必一直丰富安稳,使得自己一直念念不忘,怀恋了一生。

大和九年,杜牧被征为东都洛阳的监察御史,然后又在大小不同的官职中来回调任多次。并且最终在开成五年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2、 政治上殚精竭虑却最终还是因为触及党派之争被迫外迁,杜牧的仕途开始进入下坡路

唐朝末年由于皇室不断衰落,宦官专权,朝堂之中拉帮结派的现象很严重。其中矛盾最尖锐的就是牛党和李党。而杜牧因与牛党的主导者牛僧孺相交甚密,被李党的李德裕记恨,使得杜牧在中央一直不受众人待见,举步维艰。这一度让杜牧十分苦闷但也无可奈何。也因此他开始后不断地遭受贬职外放,从被调任比部员外郎再到外放为黄州刺史。然后又相继担任了池州刺史和睦州刺史。最终在宣宗大中二年,由于宰相周墀十分欣赏杜牧的才能,便将杜牧转为吏部员外郎。

在出任黄州刺史的两年时间里,杜牧并没有自暴自弃。因为当时的黄州在世人眼中,通常都是那些戴罪之臣被流放的地方。黄州这个地方因为终年战火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分的贫穷和荒凉。但是杜牧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已经被完全放弃,他依旧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心为政。在当地积极地实行生活生产各个方面的改革,最终把黄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这使得朝中的大臣都非常的震惊和佩服。也是宰相周墀十分欣赏他的原因所在。

即便后来不断迁官,杜牧野在每处积极治理一方百姓,关心人民的疾苦,神兽各方百姓的爱戴。这其实也体现出了杜牧仁政的思想,以及他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对其积极地实践。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3、 行至暮年,杜牧经历多年动荡的仕途生活已经对朝野之事慢慢褪去了野心,放下了心中对政事的执念,一直尝试摆脱权力的旋涡,最终病逝长安

宣宗大中四年,杜牧出任吏部员外郎不久,就以种种借口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外放到湖州任刺史。最终得到批准。也许是这个时候的杜牧在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想要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但始终受到奸臣排挤,已经对现实太过失望。曾经对国家政事的满腔热血也在漫长的时间中被慢慢的消磨掉了,认定自己已经不再有能力在朝中有所作为,无法完成达济天下的理想抱负。

所以此时的杜牧只想远离朝堂之事,远离勾心斗角的京城,前往湖州。杜牧到达湖州以后,除了尽好自己的职责有效的管理湖州地区的事务,他也在湖州结交了众多好友,经常与朋友相聚,谈古论今,饮酒作诗。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杜牧已经完全放松下来,过着平静但是内心富足的生活。这个时期他的诗多感慨韶光易逝,自己壮志未酬和对人生中重要珍贵的人和事的追忆。

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却终究没摆脱文人之称的杜牧

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开始顺着命运的安排不再做什么抵抗,只是仍旧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自己的工作。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文。

最终杜牧因病于宣宗大中六年冬天,逝于长安。

结语

杜牧曾经在晚年和友人说到自己家世背景的时候依旧忍不住称耀,曾经那样优越的家世在突然地变故面前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也许倘若没有那些变故,杜牧的仕途一定会顺利很多。他会成为自己理想中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在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分忧、匡扶正义。但是在命运的安排下,他最终因为这些变故和经历成为晚唐时期可堪一二的诗人、文人。在无法用计谋整治社会、谋一方百姓安宁的时候,他抓住了手中的笔,用诗文警醒统治阶级要如何治国,用诗文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用诗文表达了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幸好,他还是成了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唐才子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