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能否和劉禪比?

大業五年前,腦子抽風前的楊廣,別說阿斗了,就算換了秦皇漢武,也未必能勝過他。

楊廣能否和劉禪比?

能奪嫡成功就叫有能力?拉倒吧。

把我們放在楊廣的位置上,能不能奪嫡成功?

答案是:能,能,能!

別那麼小看自己。


為啥這樣說?

因為楊廣的奪嫡最簡單,沒你想得那麼難。

1、獨孤皇后不喜歡太子,而喜歡楊廣

從公元595年開始,獨孤皇后腦子抽風越來越厲害,越來越不喜歡太子。

為啥呢?

因為楊堅開始不只寵幸她一人,她便認為,對大老婆不好的人,全是渣男。其中就包括,當朝宰相,也是太子黨高熲,以及太子楊勇。

後見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勸上斥之。時皇太子多內寵,妃元氏暴薨,後意太子愛妾雲氏害之。

由是諷上黜高熲,竟廢太子,立晉王廣,皆後之謀也。

史書記載明明白白“由是諷上黜高熲,竟廢太子,立晉王廣,皆後之謀也。”

2、為什麼獨孤皇后不喜歡太子,楊堅就要廢黜太子?

因為,楊堅是個聽老婆話的皇帝。

後每與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宮中稱為二聖。
(楊堅)唯婦言是用,廢黜諸子。

楊堅不是聽廢了太子一人,而是廢了好幾個,其中都有皇后的功勞。

所以,楊廣奪嫡,獨孤皇后的功勞最大,而不是楊廣的功勞最大。

你要有兄弟,但是你媽偏心眼,不喜歡你的兄弟們,偏偏只喜歡你,而你爹又聽你媽的話,你也能接了你家的遺產。那是你的功勞,還是你媽的功勞?


有人會說,楊堅5個兒子,獨孤皇后不喜歡太子,那在其他4個兒子中,為啥就喜歡楊廣了?

原因也沒那麼難。

1、楊廣是老二,老大被廢了,肯定要輪到老二,這是生得好。

2、楊廣從20歲開始,到30歲,都在揚州工作,一年回京城一次,離得遠,見得少,所以就喜歡。

3、楊廣的那幾個兄弟,都太不爭氣,一個比一個扯淡。這是天助,沒辦法啊。

4、楊廣會拍馬屁,這是他和太子比起來,唯一的優點。獨孤皇后派的使者去了揚州,就使勁拍馬屁。獨孤皇后不喜歡渣男,他就裝著自己不是渣男,只喜歡大老婆。

如果這算能力的話,那沒得說,他的確是楊堅5個兒子裡,能力最強的。


但高贊所說的,楊廣的治國能力也很強的話,就比較扯了。他的確在江南待了10年,江南發展的也挺好,但這不能代表他治國能力強啊。

楊堅的三兒子楊秀,在四川了那麼多年,四川也發展的挺好,能代表他治國能力強?

楊堅的五兒子楊諒,在山西待了那麼多年,山西也發展的挺好,能代表他治國能力強?

太子在位了20年,大隋蒸蒸日上,史書記載“文帝接受禪讓即皇帝位,楊勇被立為太子,軍國政事和尚書所奏死罪以下諸事,皆令楊勇參與決策。”

文帝認為山東人多流離失所,派遣使者去調查核實,又想遷移一些人充實北部邊疆。楊勇上書諫阻,認為:
“懷戀故土,是人與生俱來的感情。流離失所,或許多出於不得已。北齊後期,君主闇昧,時政腐敗,周朝平定東夏,繼之以威虐,人民難以忍受,以至於逃離家鄉,不是厭棄家鄉,情願到處流浪。假如能給幾年的時間,給他們更多的恩德,流離逃竄之人,自然都會返歸本土。雖然北方夷族侵犯邊境,但是,只要加固邊防,就足以抵禦入侵了,何用移民入邊,勞民傷財?”
文帝看後,嘉獎楊勇。自此之後,時政凡有不適宜處,楊勇多有增減,常常為文帝所採納。

難道能說太子的治國能力不行?

當時,大隋各地都發展的挺好,難道都是當地官員很有水平?

所以,江南治理的不錯,不代表楊廣的能力行,主要還是楊堅這個皇帝的功勞。


再說楊廣20歲統令50多萬大軍,滅陳的事。

他就是掛個帥,大軍的實際掌舵者是宰相高熲啊。

九年,晉王廣大舉伐陳,以熲為元帥長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

另外,對外的重大戰役,楊堅所派的人都是“皇子+大將”這一套路。

比如滅陳時,西線作戰的就是皇子楊秀和大將楊素。

打突厥,讓楊堅也派過,皇子楊諒+大將史萬歲。皇子楊廣+大將楊素、長孫晟。

皇子掛帥,只起個監軍的作用,防止大將叛亂,而不代表皇子們的能力。


高贊中還說,楊廣結交大臣,也代表著能力。

這個也不對。

當時左宰高熲和右相楊素,爭權爭的是一片火熱。高熲和太子是親家關係,自然是太子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楊素只要不傻,就會站在楊廣這邊。這能算楊廣結交大臣的能力?

並且,結交楊素這事,從頭到尾楊廣都沒露面,而是他手下的謀士宇文述出的主意,幹得活,怎麼都算到楊廣頭上了?

綜上,楊廣的能力就一個拍他媽的馬屁的能力,楊廣登基主要就是他媽獨孤皇后在起作用。

怎麼和秦皇漢武比,比個毛啊。

和劉禪都不能比,劉禪接班時,天下一統,國力強盛,二世能亡?三世,四世也亡不了。

楊廣誰也比不了,中國幾千年,400多位皇帝裡,也就這麼一位敗家子。

和其他皇帝比,其他皇帝能氣的從棺材裡爬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