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会昌中兴是唐王朝灭亡前最后一个小高潮,为之后大中之治打下良好基础,前后二十年也被称为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既然是中兴,就要有文治武功,要有明君、名相和名将。唐武宗算是明君,李德裕是当之无愧的名相,武将也同样不凡,其中最优秀的、且直属于皇帝的将领代表就是刘沔(miǎn)和石雄。

《旧唐书》评价,“孰称善将?刘沔、石雄”。按《银英》里较为夸张且煽情的说法,二人可以算是晚唐武宗时期的“帝国双璧”。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王二代刘沔】

刘沔要比石雄大个20岁左右,他的父亲刘廷珍当年唐德宗泾原兵变时就是羽林军将领,有护驾之功,官至左骁卫大将军、东阳郡王。可惜刘廷珍早亡,刘沔没借到什么光,从小就在军中当兵。

这里两唐书记载不同,《旧唐书》说刘沔少年时在北方边境的振武军范希朝麾下,《新唐书》说是在中原的忠武军李光颜麾下。如果两者都是正确的,估计刘沔的父亲和范希朝有交情,把儿子托付给范希朝,然后范希朝觉得塞北苦寒,且担心刘沔立功心切而战死,就借提拔的机会给刘沔调回了中原。

按这个时间线,刘沔唐德宗末期在北疆振武军,之后调任忠武军当了低级军官,那时应该不到20岁,起步只能说是一般般。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平定淮西吴元济,刘沔一战成名】

在忠武军几年后,刘沔捞到了当时最大的一场仗打,就是唐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

李光颜是唐军北路军主帅之一,负责正面攻打淮西叛军,牵制了叛军的大量精锐部队。也正因为此,西路军李愬才能雪夜入蔡州,取得唐宪宗平定藩镇的伟大胜利。

刘沔是唐军当中的特种部队“捉生将”出身,需要深入敌占区捉拿敌人,只有胆大心细、勇猛强悍的士兵才能担任这一职务。当年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胡人就是捉生将出身,风险大,升官也快。

刘沔“锐善骑射”,在与淮西叛军最精锐的“骡子军”对战的时候,“每与骡军接战,必冒刃陷坚,俘馘(guó )而还,故忠武一军,破贼第一。

这是唐宪宗亲自指挥的战争,刘沔的老爹当年就是皇帝亲军,刘沔与皇帝有先天的渊源,成为唐宪宗重点培养的嫡系。战后,刘沔先进入神策军,再外放到地方当泾原节度使,皇帝身边人外放到地方为官,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控制军队和地方的重要手段。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镇守边疆二十年的刘沔】

唐宪宗末期一直到唐穆宗、敬宗、文宗,二十多年刘沔一直在西北,“累立奇效”。

唐文宗太和末,刘沔平定河西党项叛乱,“屡诛其酋渠”,因功调任振武军节度使,又回到他最初从军的地方。

当年范希朝就非常看好刘沔,曾经说过这小子将来能做到我这个位置,果然言中。

刘沔在振武军仍然屡立战功,唐文宗开成三年,回鹘入寇劫掠,刘沔调集周边吐谷浑、契苾、沙陀等依附唐王朝的各部族万人出战,杀光了入侵敌人,“贼一辔无返者”。

当然,这些都不算大仗、硬仗,只是守境安民,做了本职工作而已。如果到此为止,刘沔不过是唐王朝历史上一个普通的将领而已,史书上能提一笔就不错了。刘沔已经年六十,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当年郭子仪六十岁之前也是这个情况,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但时代没有给刘沔平淡退休的机会,就像郭子仪经历了安史之乱一样,刘沔赶上了唐武宗会昌中兴,而且比郭子仪平定内乱更幸运,刘沔经历的是外族大国的覆灭。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毫无背景、底层出身的石雄】

石雄家庭出身和刘沔没法比了,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后来发达了也没来得及攀附个什么名人祖宗,所以“不知其先所来”。

石雄也是“捉生将”出身,贫寒人家子弟,不靠拼命是没机会改变命运的。

石雄“敢毅善战,气盖军中”,军中声望很高,甚至军中底层士兵不满主帅,想驱逐主帅拥立石雄。

《旧唐书》记载,石雄“雄沉勇徇义,临财甚廉。每破贼立功,朝廷特有赐与,皆不入私室;置于军门,首取一分,余并分给,以此军士感义,皆思奋发。

打仗勇猛,上头赏赐的钱财还都大部分分给手下士兵,这样的将领自然威信高。

但他的上司可不喜欢这样的下属,石雄因此被主帅排挤和诬陷,被流放到白州(现广西玉林),当时是未开发的化外之地,不知道唐代玉林有没有吃香肉的传统,但至少荔枝肯定已经有了,可以吃个饱。

这里就能看出来石雄和刘沔的区别,一个有后台一个没后台,石雄就不如刘沔仕途上一路顺利。但相同之处是两个人都是能打仗的悍将,石雄这样的没有政治标签的纯粹专业人员,还是有机会的。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先西北、再北疆,刘沔、石雄双雄会】

这时已经是唐文宗太和末期,河西党项作乱,就是刚才所说刘沔平定的那场叛乱。平叛过程中,各地招募勇士,石雄因此来到了河西成为刘沔部下,“累立破羌之功”。

石雄因为是被排挤的,朝中有说坏话的,所以立功不少,官位提升的速度却不快。但也正因为此,石雄进入了一个未来大boss的视线范围之内,这人就是处在低谷中的李德裕。

没几年,唐武宗继位,李德裕也成了当朝执政宰相,石雄的好日子来了。不仅仅是石雄,包括刘沔也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国家中兴是一股时代大潮,能够把握住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一个人改变历史评价和个人命运的最好时机。

之前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攻破王帐,回鹘可汗率领残余南迁,就是在刘沔和石雄振武军防区范围之内。

当时唐王朝对回鹘残余是打是抚一直未决,后来黠戛斯体现出对唐王朝的友善,而回鹘残余仍然试图占大唐的便宜。二者态度不同,让唐武宗和李德裕最后下定决心,要消灭回鹘残余势力。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马邑之战,唐军大败回鹘,夺回太和公主】

刘沔和石雄是一线最了解敌情的人,考虑到当时和亲回鹘的唐朝太和公主在回鹘控制之下,强攻可能会伤及太和公主,于是刘沔令石雄率精锐唐军骑兵,并带领三千沙陀等部的骑兵,在没有月亮的暗夜行军,隐蔽到达马邑(现山西朔州东北)小城,在城头上就能看到回鹘可汗的驻地。

回鹘驻地当中有个地方,其中数十辆毡车,进进出出的人都是唐人衣着,服饰华美。石雄问了当地的探子,确定了这是太和公主的营地。

石雄当夜让马邑城中牛马牲畜发出很大声音,并敲锣打鼓制造噪音,趁机在城墙上挖了十余个大洞。等到黎明,石雄在城头点亮火烛,旗帜林立,再放出所有牲畜冲击回鹘营地,自己率领骑兵突击回鹘牙帐。

当时“炬火烛天,鼓噪动地”,回鹘可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得率亲兵逃走。

石雄率骑兵追击,大战一场斩首万级,生擒五千,羊马物资无数,太和公主也被保护起来,并安全护送回了太原。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外战取胜,内战同样胜利】

此战,回鹘已经不是当年武功最盛之时,唐王朝只是打了一条落水狗、丧家之犬而已,战略价值与初唐灭突厥、吐谷浑根本没法比。但作为已经立国二百年的唐王朝来说,仍然能取得灭大国的胜利,对于提振唐王朝民心士气意义重大。

刘沔指挥有功,再与河北的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一起再次大破回鹘,又对辖区内的不服从管束的异族进行清缴,彻底完成了灭回鹘汗国的收尾工作,刘沔因功被升为检校司空。

石雄也是名扬天下,国内各路藩镇也深知这是个能打硬仗的悍将。

不久昭义刘稹叛乱,刘沔、石雄又都参与了平叛。

石雄此战又是连战连捷,率先破贼,唐武宗很高兴的称“今之义而有勇,罕有雄之比者。”石雄在这种类似“内战”的战争中,并未像一些藩镇将领那般滥杀和欺虐百姓,剿抚并用,彻底平定了这场叛乱,也因功升任检校司空,同时刘沔升任检校司徒,都位列三公。

司徒、司空是一品高官,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检校,但也是地位极高。

这里要注意一点,二人都是有官无爵,而不像其他将领立功之后官爵并封。

对于唐武宗和李德裕来说,这些良将不能封赏过甚,否则如何能让他们有动力继续立功?这是政治家的考虑,尤其是二人都是皇帝嫡系,不封赏反而意味着要继续重用。

与之相比,藩镇将领一般都能轻易得到三公虚衔、宰相虚衔、郡王爵位、国公爵位,就是希望这些人能够知足,以后混吃等死最好。比如张仲武,灭回鹘后获封兰陵郡王、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死后追赠太尉,谥号“庄”,所有臣子能得到的都是顶级的。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如此善将,可惜唐宣宗不用】

当时唐武宗才刚过三十岁,李德裕也只五十多岁,谁也想不到这对晚唐最完美的君臣组合竟然以唐武宗突然死亡而告终,会昌中兴昙花一现,刘沔和石雄也就没了再次为国效力的机会。

刘沔在唐武宗后期因病致仕,几乎和唐武宗同时于会昌六年去世,被追赠司徒,无谥号,无封爵。

与之相比,已经被打上唐武宗和李德裕标签的石雄更加倒霉,估计当时也就四十岁左右,正是当打之年,先被罢去兵权,后来听说李德裕被贬,因病去世。

同样,石雄无谥号、无封爵,连追赠官位都没有。

这绝对不是正史中的遗漏,而是真的没有。

唐宣宗一直对唐武宗怀恨在心,两位晚唐最杰出的帝王竟然有如此大的矛盾,具体原因史书中未见记载,不得不说这就是历史的魅力,遮遮掩掩让后人看到一个影子,但仔细推敲却全在雾中。

这里再次吐槽一下唐宣宗,唐宣宗不但贬了李德裕、没有继续重用石雄等会昌名将,还基本上否定了会昌中兴的大部分措施,这只能说唐宣宗格局不够,小家子气。唐宣宗在位期间国家安定,被称为大中之治,但实际上是吃了唐武宗的老本。唐宣宗用个人勤奋和帝王之术控制住了国家,但各种社会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只是推迟。唐宣宗去世后,他的继承人没那个本领控制局面,于是各种问题接连爆发,直到唐王朝逐渐走向灭亡。

晚唐武宗立下灭回鹘大功的两员武将,去世后唐宣宗连个谥号都没给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