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12月7日,《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錦江區竹邀月廬藝術館成功舉行。《年鑑》主編李永才,副主編易杉,《四川詩歌》主編金指尖,陳小平、郭毅、李明利,編輯胡馬、其然、李清荷,詩人李銑、熊遊坤、宋光明、趙劍鋒、冉傑、茶心、銀蓮、林子欣、王小閣等二十餘位詩人及編輯參加會議。本次活動得到了四川中泓城市更新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會議由易杉主持,與會人員就《四川詩歌年鑑》(以下簡稱年鑑)編審的價值、方向等問題各抒己見,並提出了建議,就新時代背景下四川詩歌寫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探討和交流。

易杉:首先感謝大家,百忙之中來做這彷彿無用的事情,"四川詩歌"經由四川一代又一代詩人艱苦卓絕在文本和觀念上的探索、實驗、堅守,已經成為四川文化歷史的重要地標,已經成為本地精神的有力塑造,隨著"四川詩歌"詩學概念在理論和實踐中的不斷展開,四川詩歌更多的可能性和未來發展空間愈來愈明顯,當然,機遇伴隨挑戰,特別是在新語境中,如何處理宏大敘述與個人情感?如何處理時代精神與書寫本體論的關聯?如何在已有的寫作終止,寫作如何成為可能?諸多問題的反思和文本上對語言敬畏的自覺,依然是當下詩人的要緊之事。《年鑑》作為一年一度的文本聚合,更多的是向所有優秀詩歌和詩人致敬。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李永才:《四川詩歌》經歷了五年曆程,是全國最早的省級詩歌地理文本,《年鑑》旨在全面解釋四川詩歌在中國詩歌版圖上的發展、創新、亮點與成就,以文本和事實說話,為詩歌理論研究提供範本,並肯定了《四川詩歌》編輯的敬業精神。李永才指出當前新時代詩歌標準的根本是 “真、善、美”,是科學的“真”、信仰的“善”、自由的“美”。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李銑:新時代、新場景為新詩提供了廣泛的發展和創作空間,同時更應該關注詩人內心的沉靜,迴歸詩歌的本身,潛心做文本的研究與探索,用全國乃至世界的眼光來體現四川詩歌的文本精神和與時俱進的特質,積極探討優勢與差距,並吸收民族文學的養料,站在世界文學創作成果的制高點上,來豐富四川詩歌的創作。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金指尖:以《四川詩歌》編輯的視角建議編審工作在不斷總結中,找出差異,以尋找更好的方式與方向,在兼具包容性與多元化、多層次的同時,體現更多的詩歌審美價值。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熊遊坤:《四川詩歌》是四川詩人之家,創刊5年來,刊物已日漸成熟並向高端詩歌刊物邁進,從編輯選稿,主編審稿都具備較高水準,樹立了自己刊物的獨特屬性,得到詩人們的認可。在此,我以一個讀者的視角看《四川詩歌》,總體不錯,希望我們四川詩人在這塊高地上都能找到自豪感和歸屬感,樹立自己獨特的品牌,在刊物設計、編排、校對上下功夫,將《四川詩歌》辦成高質量,高水平的一流刊物。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會上,胡馬,宋光明,李清荷,趙劍鋒,李明利,銀蓮等詩人也紛紛發言,暢所欲言,建議在詩歌編選方面鼓勵有現代意識的詩歌,加強交流,珍惜當前四川詩人集中展現的《四川詩歌》,加強梯隊建設,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並展望了四川詩歌的未來與規劃。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正如詩人李銑所說,經歷了社會變革與衝撞後,新時代需要用百年的思維思考詩歌如何避免傾利寫作,如何與現實相融合,迴歸內心的寧靜與情懷。

《2019年四川詩歌年鑑》編審暨《四川詩歌》冬季改稿會在蓉舉行

(文\\王小閣 圖\\其然 劉海波 林子欣 銀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