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互聯網平臺的四個效應

這裡是《三五環》的第 17 期,依然是跟少楠聊交易平臺相關的學習思考。

互聯網平臺存在的效應眾說紛紜,這期我們以四個效應為例,展開描述了平臺的價值。

1 規模效應

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或者邊際收益越高。比如傳統行業的廠房和設備,會讓邊際成本階梯型遞減。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有規模效應:產品研發+服務器和網絡帶寬成本,是明顯邊際成本趨低的。

2 協同效應

依賴於品種增加帶來的 1+1>2 的效果。比如購物中心、電商平臺、滴滴(快車帶動專車、順風車)。

3 雙邊市場效應

雙邊供需的進入,都會有正外部性。公式:V=k*m*n

電商平臺的效應弱:需要平臺來管控質量,即變成了單邊的;滴滴的效應強:司機和乘客的增加,都會帶來正向效應(但邊際收益未必持續提升)。

4 梅特卡夫效應

一個網絡的價值與用戶量的平方成正比。與常見網絡效應的概念基本相同。任何用戶的進入,都會有正外部性。

公式:V=k*n²

最典型的是社交網絡:微信、Facebook

梅特卡夫效應是一種極端情況下的雙邊市場效應,或者說是 n 邊市場效應。

曾李青定律:V=k*n²/r²(r 受 T、S、I、C 影響)。

參考:

  • 《商業本質與互聯網》,許小年著。

  • CHIN祺,一家服裝店。

  • etsy,手工藝買賣為主的商品平臺。

  • 1933老場坊,上海的一個創意園區。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知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所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