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些身体上的"语言",你们可以看懂多少呢?

宝宝不会说话,但他会有很多办法告诉你他想要什么。宝宝在3个月到会说话之前,会有意识地用肢体表达想法。宝宝扯头发了,宝宝揉眼睛了......这些都不仅仅是无意的动作。你了解吗?希望我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1,身体语言,睡觉时摇头

 妈妈解读

● 宝宝太热了:如果宝宝睡觉的时候不安稳,小脑袋总是左摇右晃,妈妈一定要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颈后。如果湿乎乎的有汗,那就说明你给宝宝盖得或者穿得太多了,宝宝很热。出了汗头发粘在头皮上很痒,所以宝宝只好摇头解痒了。

● 宝宝可能缺钙:如果房间的温度很适宜,宝宝的穿戴也不厚,但他还是出汗摇头,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缺钙了。-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2、身体语言:抓头发

妈妈解读

● 宝宝头皮痒:经常抓头发,可能是因为头皮发痒。如果宝宝的头发很清洁,那么妈妈就要检查宝宝的头上是不是长了湿疹。

宝宝头部的湿疹开始是一些小红疹子,慢慢会形成黄色的斑片。妈妈可以用植物油轻轻擦在有头垢的地方,软化后帮宝宝洗掉就好了。

● 宝宝生气了:宝宝抓头发也有可能是生气的表现。妈妈需要寻找宝宝不高兴的原因,满足他的需求。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3、身体语言: 揉鼻子

妈妈解读

● 宝宝可能过敏了:大人如果得过敏性鼻炎会鼻痒、鼻塞、打喷嚏,可是周岁以内的婴儿只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瘙痒。所以如果宝宝不停地揉鼻子,还龇牙咧嘴,那很可能是过敏了。妈妈要找出过敏源,把那些容易聚集灰尘的东西搬离卧室。

● 宝宝只是困了:经过妈妈的观察,如果宝宝揉鼻子之后打哈欠、睡觉,那么宝宝揉鼻子仅仅是表明——他困了。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4、身体语言:揉眼睛

 妈妈解读

● 宝宝困了:宝宝想睡觉的时候,或者刚醒来还没醒透的时候,会觉得眼皮发沉,这时宝宝会揉眼睛。

● 宝宝的眼睛发炎了:如果宝宝经常揉眼睛,揉得通红,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睫毛、眼泪,宝宝的眼睛有可能发炎了。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5、身体语言: 咬人

妈妈解读

● 宝宝长牙呢:长牙时牙床肿胀发痒,咬人可以缓解不适。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专用的磨牙胶,或者干净柔软的不让他咬。

● 宝宝表达他的爱:有的时候宝宝咬妈妈,仅仅是想告诉妈妈“妈妈,我爱你!”过了3岁,宝宝通常就不会随便咬人了。

宝宝咬了你之后,不要做出太激烈的反应,否则会让宝宝觉得很有趣, 从而强化他咬人的行为。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6、身体语言:抓妈妈的眼镜

  妈妈解读

● 宝宝想和你玩:很有可能他只是觉得这样好玩,没必要斥责宝宝,轻轻告诉他,“这个不能玩,你摘掉妈妈就看不见了”。

● 宝宝在研究你:这意味着他已经有独立意识了,他想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妈妈爸爸是什么样的。


我们来看看宝宝的一些身体语言,都有哪些呢?

1 咧嘴笑 表示兴奋愉快。一般来说,宝宝的笑来得很快,大人常发现四周并没什么变化,宝宝就已经牵动嘴角,笑容骤现了。

宝宝笑的时候眼睛有神,两手会同时活泼的晃动,充分散发童真的魅力。这时父母应报以笑脸,用手轻轻地抚摸婴儿的面颊,并在他的额部亲吻一下,给予鼓励。

2 瘪嘴 表示要求。婴儿瘪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往往是啼哭的先兆,这实际上是成人没有及时满足他的要求的体现。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去满足他的需要,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

3 红脸横眉 表示要大便。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要大便的信号,父母应立即解决他的“便急”之需。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4 吮手指 表示宝宝的牙龈痒了,要刺激它一下。吮手指是婴儿智力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宝宝出生后,早期只能用哭声和面部表情来表示要求和倾诉,并且通过口唇来进行探索。

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开始将手放入口内吸吮,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这是宝宝高兴时的一种表现。

此外,吮手指也是宝宝重要的心理安慰剂。宝宝往往在自己的某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如饿了却等不到奶吃、需要爱抚却得不到回应,就会以吸吮手指作为安慰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时的宝宝更愿意独自玩耍,所以妈妈在确保宝宝的手是干净的情况下,不用去干预他的动作。

5 吐气泡 表示光吃牛奶已不能满足宝宝,该给他加吃米粉了。4个月大的婴儿唾液腺的分泌量开始增加了,所以口水相应增多,吐泡泡的机会增多,严重的还会流涎。

由于这些唾液腺内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消化酶,起到消化淀粉的作用,所以这时可以吃大米类的食品了。同时,因为口水还起到搅拌米粉的作用,所以流涎也可减少。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6 眼神无光,表情呆板 表示生病了。健康的宝宝眼神总是明亮有神、清澈灵动的。若发现你的宝宝最近眼神黯然呆滞、无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也许他已经患上了疾病。这时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千万不要迟疑!

7 爱理不理 表示想睡觉了。有时宝宝玩着玩着,眼光就变得发散,不像开始那么目光灵活而有神了,对于外界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地打哈欠,头也转到一边不太理睬妈妈,这就表示他困了。

这时,就不要再逗宝宝玩耍了,只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好。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在宝宝众多的身体语言中,最常见的还有:哭

哭往往表达了多种的意思,所以妈妈务必须努力去探究和解读,同时根据不同的表现和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这样就不会过度紧张和束手无策了。

1 、宝宝是否感觉饿了?

一般来说这类哭闹往往比较定时。由于母乳喂养间隔的时间相对比人工喂养的短,因此不必拘泥喂奶的间隔时间,当宝宝饿了时就让宝宝吃。

但如果宝宝哭闹过于频繁,就应该考虑是否奶量不够吃该增加牛奶量了。

2 宝宝是否要尿尿或大便了?

有时宝宝用哭来表示自己要尿尿或尿湿了,大便时有时会出现肠道蠕动而引起腹部疼痛,这时患儿也会出现哭闹。

3、也许是宝宝衣服穿着或被子盖得太厚实了?

随着天气的变暖,宝宝的衣服要适当地进行调整,有的家长往往担心宝宝着凉生病,给予过多的衣被,而过多的衣被造成宝宝过热,从而出汗也多,反而使宝宝难受、烦躁而造成哭闹。

而且过多的汗水使衣服湿透也容易使宝宝“着凉”而引起发热、感冒。只要找到原因并解决,宝宝感到舒服了,啼哭就会停止。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4、宝宝是否有昼夜颠倒 ?

有些宝宝白天睡得过多,到了晚上便精神十足;当父母因疲倦不理他时,宝宝就会用哭吵来抗议。

纠正的方法就是在白天减少宝宝的睡眠时间,多逗引宝宝并与他多玩耍,这样晚上宝宝的睡眠就会有所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宝宝的生活有了规律,就会回到白天兴奋晚上安睡了。

5 是否因为情绪的不稳定而显得烦躁不安?

有些宝宝的父母因为工作过忙,照顾孩子的时间较少,或因过分强调对宝宝的“自立”培养,使宝宝出现“皮肤饥饿”。哭闹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让父母抱抱自己或给予爱抚。

这时父母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回应宝宝的感受。你可以拥抱他、抚摸他或和他说话,令他安静下来。只要父母给宝宝多一些爱抚,宝宝的需要满足了,就不再哭闹了。

6 夜间宝宝哭吵,是否做噩梦了?

大多数人在正常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婴儿做噩梦,那多发生在深度熟睡时宝宝常常会突然尖声哭吵,醒来后也往往留有记忆。

做噩梦往往与婴儿过度兴奋或精神受到严重的刺激有关。如临睡前被家长训斥、听或看过一些过于兴奋或恐怖的故事和电视。另外不适当的睡眠姿势,如手压在前胸等也会引起这种现象。这时,父母应该把宝宝叫醒,并告诉宝宝梦中的事情是假的,不必恐惧。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7 宝宝夜间哭泣还有可能是因为,夜间醒来后因对周围一片漆黑而感到害怕。这时只要父母轻轻拍拍宝宝,并给予一定的安抚,宝宝就会安静下来并很快又睡着了。

其实,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只要父母们细心观察,努力去解读他们的身体“蜜语”,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怀和照顾,育儿的过程就会更加顺利,宝宝的成长中问题也会减少,让父母也少些担忧。

导读:宝宝在学会说话以前,人小“需”多,却还没有足够的沟通、表达能力,尤其是没有掌握到语言这门技巧,无法顺利传递信息,让新妈妈在喜悦之余,多了几分照顾不周的担忧。好在孩子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变化,只要能破译这些身体“密码”,就能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给孩子最好的呵护。-

表情:懒洋洋 

表示:我吃饱了

妈妈最怕宝宝饿着,但过量喂食显然也不是好事。怎么才能判断宝宝已经吃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一边,并且一副四肢松弛的模样,多半就已经吃饱了,妈妈就不要再勉强人家吃东西了。

动作:吮吸 

表示:我饿了

喂食一段时间以后,宝宝的小脸再次转向妈妈,小手抓住妈妈不放。当你用手指一碰他的面颊或嘴角,他便马上把头转向你,张开小嘴做出急急忙忙寻找食物的样子,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这就说明孩子又饿了。赶紧给宝宝喂吃的吧!

动作:喊叫 

表示:烦恼

不到1岁大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尖叫、大哭大闹表达自己的烦恼。

大人可以带孩子去安静的地方散步,或是给点好吃好玩的东西让孩子安静下来。同时,大人也要做个好榜样,再怎么烦恼和生气也不要在家里大声说话或是喧哗吵闹,宝宝的学习能力可是惊人的哦!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表情:笑 

表示:兴奋愉快

当孩子感觉舒适、安全的时候,就会露出笑容,同时他还会满目发光,兴奋而卖力地向你舞动他的小手和小脚。

这就表示:他很开心。这是妈妈最愿意看到的表情,也是最容易读懂的表情。这个时候,妈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你充满爱心的回应会让孩子更安心、笑得更灿烂。

表情:爱理不理 

表示:我想睡觉了

玩着玩着,宝宝的眼光变得发散,不像刚才开始那么目光灵活而有神了,对于外界的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的打哈欠,头转到一边不太理睬妈妈,这就表示他困了。

这时,就不要再逗孩子玩耍了。只要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就好。

表情:瘪嘴 

表示:不爽了

孩子瘪起小嘴,好象受了委屈,这很可能是要开哭的先兆。当父母有经验后就会知道孩子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要求,至于孩子肚子饿了要吃奶,或尿布湿了要人换,或寂寞了要人逗,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喽。

表情:小脸通红 

表示:大便前兆

判断出孩子便便的时机,对父母减少工作量可谓至关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这是明显的内急反应,得赶紧带他便便了。不然,你就得等着收拾孩子的排泄物了!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表情:橛嘴、咧嘴 

表示:我要嘘嘘 

在每次小便之前,宝宝通常会出现咧嘴或是上唇紧含下唇的表情。当宝宝出现这种表情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把把小便,或是检查他的纸尿裤是不是应该换了。

表情:哭得来劲 

表示:锻炼身体

宝宝一哭,妈妈就着慌了:是饿了、冷了、病了、还是尿布湿了?如果这些常规因为都不是宝宝哭泣的原因,也许你就可以乐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了,哭泣可能对他的身体有好处呢。

尤其当宝宝的哭声抑扬顿挫,响亮且有节奏感时,你更是不必担忧。因为适当的哭泣是宝宝锻炼肺活量、声带和肌肉关节以及发展智力的重要方式,而泪水所含的杀菌物质还越偶预防眼病的作用。

所以,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没有伴随别的不良状况,你也就不必多虑那只是宝宝在告诉你:“我的身体很健康!”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动作:乱塞东西 

表示:长牙痛苦

当宝宝处于长牙期时,跟以往不一样的动作就是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嘴巴,乱咬乱啃,不给就大闹,直到牙长齐之后才会停止。的确,长牙那种又痒又痛的感觉真的很难忍受。

宝宝抓什么咬什么,可说是逃避痛苦的一种方式。千万不将玻璃制品之类或锋利的东西放在宝宝的身边,避免它伤害自己。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饼干,这些食品可以帮助孩子长牙,而且也很安全。

表情:严肃 

表示:缺铁

宝宝的笑脸是了解其营养均蘅状态的“晴雨表”。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他在出生后2-3个月便可以在父母的逗引下露出微笑。但有些宝宝笑的很少,小脸严肃,表情呆板,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多半是体内缺铁所造成的。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最好连续一个星期给宝宝补铁,很快,他严肃的表情会逐步消失代之以灿烂的笑容。


宝宝这些身体上的


以上就是宝宝的常用语言,爸爸妈妈,你们明白宝宝的语言了吗?宝宝这是要用肢体和动作语言来向你们表达心里的一些想法。希望了解了这些能让你们和宝宝之间可以很快的建立起一些沟通,不至于惊慌失措。还不够全面,会继续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